返回第146章 鱼肉乡绅(第1/3页)  明末命运之抉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到张能奇退兵之后,重新回到遂宁城的杨昭长舒一口气,与知州李时开商议,考虑到张文秀目前控制郪县,杨昭决定将治所改为遂宁,然后一边操练兵马,以便改革盐政。

    潼川州产盐,这在古代可是富庶的象征,在离遂宁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中国死海,也就是在这个湖泊之中由于湖水盐分太高人可以浮在水面上。

    在明朝的时候,蓬溪、郪县、遂宁等各地都相继发现盐矿,当地民众开采,然后卖到各地州县去。

    在东方的时候也曾经多次听爷爷谈起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到遂宁挑盐来买,可以说在交通不太发达的明代遂宁食盐保证了整个川东北食盐供应。

    现在控制了潼川州六县(蓬溪、射洪、潼南、遂宁、乐至、安岳)之后,这天潼川知州李时开召集八大矿场场主,潼川州四大盐商,出现六大私盐头子来到衙门。

    在封建社会,盐铁政策那可以说是国家大政,管仲为何能够辅佐齐恒公成为春秋霸主,汉武帝为何有钱能够征讨匈奴,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施行盐铁专卖制度。

    《管子·海王》记载,管仲为齐桓公算了一笔账:一个具有万辆兵车的大国,1000万的总人口中应纳税的人约100万,每人每月征收0钱,一个月也就000万钱;

    但另一方面,只要每升盐加价钱,因为食盐销售严格按照户籍实行“计口售盐”,每月即可多得6000万钱,远超过每月0钱高额人头税带来的收入。

    在汉武帝时,通过桑弘羊推行食盐民产,官运,民销等专卖制度,为抗击匈奴带来大量金钱。

    虽然隋朝有废弃食盐专卖制度,也不征收盐赋,到唐朝末年方重新施行盐铁专卖制度,经过数百年发展,盐赋成为仅次于丁赋的全国第二大税赋。

    现在看到会场上竟然同时出现盐场主,出现盐商,出现私盐贩子,不要说这些人,就是旁边的衙役也感到气氛紧张到极点,有的甚至紧握着手中的板子,稍稍不对就冲过去痛打一顿。

    大家互相用眼睛鄙视着对方,如果不是身处衙门之中,可能有的人已经冲过去扭打在一起,而就在这时一个衙役高声喊道:”布政使大人到,大家请保持安静。”

    听到这些,这些人连忙整理了一下衣裳,看到杨昭走过后抱拳问好(明朝不同于清朝,人都有相当的人格的)。

    杨昭转过身,看着众人笑道:“大家请坐吧,大家可能也知道我的口头禅是税赋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作为地方官就应该为民众争福利啊。

    各位,这两天我看史书,有一点感到非常不明白,现在特的向各位大家请教。《宋史·通货志》说宋朝盐引每张,领盐1165斤,价6贯,也就是每引相当于需要6两银子的税赋,也就是每斤食盐北宋要缴纳要缴纳0文铜钱作为税赋。

    我大明将全国分为10大纲,每纲盐引为0万引,每引食盐重量为00斤。

    万历四十五年时改为纲盐法,官府不再干预盐务,只管抽税,一引盐只需要缴纳5钱银子。一年00万引盐(6亿斤),盐税收入100万两白银。

    这样以来,每引盐缴纳5钱银子,如此每斤食盐不到文铜钱啊。

    各位,我说的这些大家认为是不是这样?”

    众人一愣,对古书虽然大家都没有研究,但杨昭既然这样说,大家都纷纷点头道:“大人,我大明皇帝体恤我们商人采取轻徭薄赋政策啊,大人,我大明施行仁政啊。”

    杨昭乐呵呵一笑道:‘是吗?各位,俗话不是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口头禅就是税收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要征收合理公平,只要用于民生,也是仁政啊。

    就像我重新清丈土地,清理户口后多征收上来的赋税,除了支撑军队正常开支外,很大一部分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