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章 兵器作坊(第1/3页)  明末命运之抉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考虑到明朝末年各县财政危机困难重重,在处置张秀才等反抗势力之后,杨昭将精力重点放在清理土地,放在军队训练,放在兵器制造方面,而担心扩张过渡而将很多问题不了了之,最后遗祸后代。

    在元明清时期,施行严格的工匠制度,全国人口,根据职业不同,分为三大类,即农户、军户、匠户,在封建社会,若是民众想从一种职业转化为另一种职业是不允许的,全国在朱明王朝统治下,已经死气沉沉。

    在占领蓬州的相如县之后,杨昭根据武器制造要求,杨昭让母俊召集匠人,以试制各种兵器。

    这些民间匠人,就像前世的国有企业那样,虽然技艺非常出色,但是工作方法非常保守,祖祖辈辈下来,虽然将老辈的技艺传下来,但很少有进行改进的。

    根据杨昭授意,母俊将这些工匠召集到前面,说道:各位,自从元朝以来实行匠户制度后,大家被严格的限制匠户。

    各位,这种制度虽然能够保证技艺传承,但另一方面也造成大家固步自封,没有创造,祖宗做什么,我跟到着什么,而不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各位,现在形势大家都知道,内有李自成、张献忠两个流寇作乱,外有后金趁虚而入,占据我们首都,可以说局势危如累卵,但也正是大丈夫勇于任事的时候。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你们,及其你们创造的军械与粮草兵饷一样的重要。

    在与土暴子几仗,我们官军为何能已弱克强,除了三军将士用命,训练得法之外,就是我们的军械远远超过土暴子。

    现在我根据军械特点,军械制造分为火器局、火药局、兵器局这三个,若是谁精于这些物件制造,可以公开任凭,其他什么都不分,只论技艺,若是技艺超群,且能带领大家完成这些物件制作的,我将委任其为从九品的将作,由该员直接向本官负责,负责该类物件的制作。

    你们有谁愿意公开竞聘,我这里不讲任何资历,只论真材实料。

    一个三十多岁满脸黝黑的汉子问道:通判大人,你说的,不论出身,其他什么的都不论,只要技术出众,大人就可以任命为从九品将作。

    虽然内心腹议颇多,这些匠人怎么能够与我们这些读书人相提并论,但听到杨昭连连诉说军械重要性后,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母俊还是斩钉截铁的说道:当然,只要有这个本事,不但饷银,而且在服饰等方面都可以按照从九品的官吏。

    众人一阵骚动,正如前面所说,朱元璋将臣民分为士农工商,工匠只是比商人稍稍好一点,但不如农户,匠户世代从事某种职业制造,但不能像农民那样考取科举,不能穿戴很多服饰。

    现在,不但可以做将作,而且还是从九品的将作,这大大也是一个官员,比起往日那些每日呵斥自己的衙役,那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虽然大家都颇为心动,但中国人讲究矜持,那些技艺较高的眼睛睁得大大的,都不愿意强出头,也不愿意放弃到手的官职。

    看到场面有点冷场,母俊指了指两个铁匠,让其打造一样物件,被点中的内心大喜,连连搓了搓手,马上跑过去打造物件。

    明朝施行匠户制度,匠户袭,自己祖宗是匠户,自己也将不得不干匠户,而且匠人所打造的东西,必须卖给衙门,而不是匠户自己向外贩卖,如此大多数匠户生活只是比一般民众稍稍好一点。

    虽然自元朝初年中国人都能够制作手铳,但大明建立以后,禁止民间制作手铳,如此这项技艺在民间逐渐失传。

    但很多匠户或多或少听家中长辈提起手铳、鸟铳制作方法,特别是在万历三大征中为了剿灭西部叛乱势力,四川作为后勤基地,手铳、鸟铳制作技艺再次流行开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