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 皇帝为钱财逼死(第1/3页)  明末命运之抉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天,看着远近闻名的大秀才张烺就约杨昭到新永镇的悦来茶馆二楼坐下,一面看涪江码头往来船只穿梭不停,看街上人景,另一面聊天。

    张烺先是将杨昭赞扬了一番,在会试的时候,是如何感叹民众疾苦。会试名落孙山之后毅然投笔从戎,参见明军,短短三年时间,就从一个落第秀才变成一个手握千余雄狮的千总。

    这几年天灾不断,兵连祸结远较前几年,民众不但要负担正赋之外,而且还要负担三饷,兵役徭役,早已经困苦不堪,苦不堪言。

    杨昭一边听着,听这几个秀才口若悬河,看周围人群将这悦来茶馆团团围住,有的竟然身体颤抖,几乎向杨昭下跪。

    或者是对自己说辞非常满意,张烺声音颤抖道:轩轾兄,我们知道你还是当年热血书生,为了解万民疾苦,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啊。

    轩轾兄,流寇正在围攻d,救兵如救火,你马上率兵西进,以协助巡抚击败张献忠,解d之围啊。

    轩轾兄,朝廷加派三饷之后,民众已经苦不堪言,你就不要与这个知府大人对着干了啊。

    好像演戏一样,听张烺如此说,那些乡民一个个满脸愁容,纷纷举起颤抖的双手,要杨昭不要逼迫自己了。

    看刘世铉、张烺等人脸上有一股得意的表情,杨昭暗自压下内心的愤怒,缓缓站起来,说道:各位,我杨昭也是贫苦出身,民众如何,当然心知肚明,大家真的是被苛捐杂税搞得痛苦不堪,苦不堪言啊。

    在崇祯十三年流寇入川,一家躲避流寇而颗粒无收,而官府的粮饷丝毫不少,正饷、三饷多如牛毛,没有办法,只得变卖家里那仅有的三亩薄田,渡过难关。

    但各位乡亲都知道,我们农民是任何东西都可以买,唯独祖宗留下来的祖宗买不得啊,父母因为这个原因郁郁寡欢,然后我成为孤儿。

    各位,这几年我虽然身在军伍,但大家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乡亲们的日子我当然是心知肚明,可以说苦不堪言啊。

    几个六十多岁站在一边,一个双手颤抖,摇摇晃晃的说道:千总,想不到你也是穷苦人家。你也不要逼迫知府索要那些军饷啊。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重老者的传统,看到这个六十多岁的老者,杨昭急忙将其扶到自己座上坐下,然后站起来,说道:各位,但大家知道不,一分钱逼死好汉,因为没有钱而逼死我们的皇帝啊。

    众人颇为惊讶,特别是这个老者,看着杨昭,连连摇头道:大人,一分钱逼死好汉我等知道,但是没钱逼死皇帝,这是旷世奇闻啊,想皇帝富有天下,怎么可能被钱逼死呢?

    大人,你见多识广,就不要诓骗我等了啊。

    杨昭接过二的茶壶,一边帮这几个老者倒下茶叶,一边说道:各位长者,是因为我们现在不知道,被逼死的就是我朝的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因为没钱,而被活活逼死,最后上吊景山上面啊。

    众人一片哗然,很多人不相信,皇帝富有天下,怎么可能被逼死。有的说在崇祯皇帝时期,朝廷加收三饷,饷银如此之多,怎么可能被逼死呢?

    杨昭重新回到座中,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各位,千真万确,崇祯皇帝是因为没有钱被逼死的。大家想想,我大明兵马最强的就是左良玉部,辽东兵马,还有秦兵。

    在李自成围攻北京之前,崇祯帝任命吴三桂的老子为京营提调,调吴三桂进京勤王,但吴三桂索要一百万军饷啊。

    一个年轻人急切的回答道:崇祯是皇帝啊,不要说一百万,就是一千万就给,有什么大不了的(国人对数字没有概念,所以才会这样说。)

    杨昭摇摇头,对众人说道:老兄,虽然朝廷加派三饷,虽然我们老百姓负担越来越严重,但是经过中间贪官污吏的手后,到崇祯哪里的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