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章 天下奇书-练兵实纪(第1/3页)  明末命运之抉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吹着六月的江风,看着满天的星星,杨昭骑着一匹战马回到驻地。前世虽然为川人,张献忠屠川的故事耳熟目祥,但对张献忠如何占领四川却知之甚少。

    按照目前态势,张献忠很可能直扑江津,来一个大迂回包抄重庆,或者夹击铜锣峡的明军,想到这里,杨昭仿佛感到无数的冤魂一个个飞舞着手臂,高声喊道:我不想死,我不想死。

    吹着江风,但茅屋里面还是非常闷热,躺在床上,杨昭感到心烦意乱的,根本睡不着着,茫然的点开灯,借着微弱的灯光,杨昭在床侧竟然有一个书篓,借着残存的记忆,杨昭知道这是哪个同名秀才最爱看的古书。

    杨昭将书篓拿过来,翻开一看,约了二十余本书,除了科举考试的四书五经之外,还有一些说,兵书什么的。

    看着堆在眼前的这些书籍,杨昭暗笑,看来哪个同名秀才还是非常热衷科举,希望先投军,然后考一个考一个武举人、武进士。

    将四书五经扔在一边,杨昭看了看那些兵书,口中念叨道: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尉僚子、练兵实纪……

    《练兵实纪》?这是哪个人写的,怎么没有听说呢?杨昭习惯性的翻开书扉,看见上面密密麻麻的花着,看见上面赫然写到:本朝名将戚武毅晚年所著,戚武毅凭此兵法大败倭寇,其后燕蓟三边兵务十七载,使胡人不敢再南犯。

    晚年戚武毅总结一生用兵实务,方编写本兵法,望传之后人,以保我华夏之民。

    瞪着兵书,杨昭大惊,戚武毅不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戚继光吗?这可是一个厉害的角色,在历史上,以家军闻名古今中外的,大概只有北宋杨业的杨家军,南宋岳武穆的岳家军以及本朝戚继光戚家军了。

    这个戚继光不但早年以鸳鸯蝴蝶阵大败倭寇,肃清东南沿海地区数百年的倭患,晚年镇守北疆,整顿燕蓟三边兵务十七载,一改北方防卫空虚状况,而且戚继光是有名的常胜将军,曾经斩首倭寇千余人,而戚家军仅仅战死战死三人。

    对这种将领,哪有不膜拜于顶的,杨昭将《练兵实纪》放在枕头上面,拜了三拜之后,翻开细看,让杨昭惊讶的是《练兵实纪》不同于一般古书,全书不但配有图形,而且还是半文言文,非常容易阅读。

    杨昭一下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第一卷伍法,第一选步军”(文字简洁,东方就不一一解释了)

    “先以一队总自行检兵十一名,一字向上立定,主者与之辨验堪否。

    以有力伶俐者二名,为一伍长、二伍长,各为鸟铳手,兼双手长刀一把,第一名在左,第二名在右。

    又二名为长柄快枪手,枪柄即代短棍,为第三名、第四名

    以便捷骨柔者二名为藤牌手,为第五名、第六名;

    又以力大貌黑而粗猛者为狼筅手,二艺俱有短无长,为第七名、第八名

    以年少有精神杀气者二名,为镋把手,仍兼火箭,以其钯上可架火箭,便于放也,为第九名、第十名

    以庸碌者一名为火兵

    横看一伍者,即在左之伍也,所管者三、五、七、九,四名。

    二伍者,即在右之伍也,所管者四、六、八、十,四名。

    火兵总于队长,管束列阵照此。

    凡出战于铳枪火箭放过之后,牌为一层,筅为二层,钯为三层,长刀为四层,枪棍为五层。”

    再看看“杂集卷五军器制解”,不但列出各武器性能,操作方法,而且更列出携带武器数量,这可引起杨昭好奇了。

    放下书本,杨昭茫然的看着窗外,心中嘀咕道:这怎么可能?按照戚继光的《练兵实纪》,在步军之中,火器比例将达到40,这可远远超过清末一般绿营部队,怎么可能?

    但继而站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