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何施仁贪污案(第1/3页)  陌上已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虽说之前跟王莽结下了梁子,但凭良心讲,那次斗殴事件中我几乎没受到伤害,倒是王莽被我揍得惨兮兮的。所以要说复仇,王莽应该比我更有资格。而且我也不是那种记仇的性格,事情过去一月有余,既然王莽没再骚扰美娘,其实大可不必追究。

    如此考虑一番后,我觉得自己有些下不了手,试图劝阻唐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要不就算了吧!你看这几天天气晴朗,气温适宜,正适宜出游玩耍。大好时光的,何必浪费在一个浪荡子身上呢?”

    唐棣伸手弹了一下我的额头,笑道:“那王莽不是曾调戏过你么?这样的事你竟能容忍?”

    这是他第二次弹我额头,我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太纵容这货了。我揉揉额头,回他道:“不过是在言语上占了些便宜,不打紧的。”

    唐棣淡淡的说道:“你虽这样说,但这个王莽,我是不打算轻易放过的。”

    我甚是不解:“你打算怎么做呢?揍他一顿吗?”

    唐棣意味深远的看了一下我,含糊的说道:“这事还有些复杂,牵涉人员甚多。你既然不想亲自手刃仇人,那就全权交于我好了,你只管等着看结果。”

    两周过后,我总算知道,他这所谓报复手段是什么了:王莽入狱了。扣在王莽头上的罪名是“行贿罪”。随他一同入狱的,还有他的父亲王虎,以及江陵知府何施仁。

    我很是困惑,王莽的罪状我还有所耳闻,如此宣判还算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王虎和何施仁又是为何涉案?这个我确实难以理解。况且,我平日里常常听到当地居民对何施仁的夸赞,说他品行优良,淡泊名利,上任以来一直为百姓鞠躬尽瘁,可谓是父母官的典范。人人称赞的父母官何施仁,如何沦落到这么一个颠覆人设的下场呢?

    我这番疑惑从唐棣那里得到了解释。

    十九年前,现任江陵知府何施仁被派遣江陵,时任江陵知府的同知一职。在这个闲适文职上,前四年他并没有做出什么大成就,直到十五年前。

    当时,朝廷因有意发展行商行业,对于各地的商业限制放宽,皇商强征强买的行为有所遏制。由此,民间的私人买卖开始增多。何施仁便是抓着这个机会,实施了轰动一时的“集营改革”。

    在所谓的“集营改革”中,何施仁带领几个手下,在江陵各个下辖县镇分设办事处,分别负责各自地区的粮食、丝绸、生药等常见民家产品的收购。

    要知道,在此之前的皇商和地方商贩独大时,前者通常是强行以低廉价格收入,后者则趁火打劫,以风险大、成本高、需求少为由,亦是用低价从民家购入。这种情况下,使得卖家和买家的利益收入及其不平衡,作为卖家的劳苦大众通常难以获取合理的收益,反叫买家们得了便宜去。

    但是,当时尚是一介文员的何施仁,却打破了这个局面。

    他考察许久之后,决定让农民自产自销,尽可能的将利益留给作为生产力的百姓。但是,这个法子有个问题:农民虽是劳作及纺织的专家,但是对于行商销售,实在是一窍不通。这个问题,何施仁早就想好了办法。他的解决办法就是,由各地推举品德优良之人,负责该地的产品采购。最后,各地采购负责人统一将商品运至江陵总部,由总部负责最终的经销之事。

    你别看这个方法,这直接导致整个产业链中的主体转移到老百姓,他们既是生产者,也是购买者,而采购者、经销者都只起辅助运行的作用。这样一来,少了谋取差价的奸商,集中采购的单价也大大提升,老百姓们的直接获益自然随之增多。

    更值得高兴的是,众人一见获益颇多,对于生产一事就更加上心,耕作及纺织日趋精细,商品质量得到了保证。

    彼时的江陵百姓中,流传着这么句打油诗:“九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