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三章 兵曹使(第1/2页)  错身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整个早上张涛都在跟袁绍讲解昨天他的战绩,讲的那叫一个激情澎湃,口沫横飞。袁绍也是听的专心致志,手下却一点儿都不慢,张涛这边稍微停顿一会儿,他就能迅速地把张涛的惊险历程搬到竹简上。

    两个人合作的亲密无间,一个说一个写,而周围还围了一大堆的听众,在听张涛讲那天晚上的经历。

    张涛是个很能说的人,尤其是经历过评书这种现在还没有的文艺形式的熏陶后,他的讲故事的水平绝对是东汉首屈一指的,说的那叫一个惊天地泣鬼神,听的那帮围观群众两眼直冒星星,手里的活都不干了。

    张涛不紧不慢地说着,而且动不动还停下来询问这些家伙们如果他们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

    然后一边说书,一边解释他这样做的道理,甚至有的时候还动用一些道具,比如表演如何出狱这一幕,他就用了一张桌子做示范,而且效果惊人的好,两条桌子腿差点让张涛绞折。

    虽然看得很清楚,张涛也解释了为什么,可是张涛又不是专门学物理的,不能完全的把意思表达到位,所以这帮不开化的观众们直到最后还是没弄明白真正的原理,只是知道了一句话“力是可以转化的”,看来要想让这些古人在物理这种学科上有所建树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张涛彻底把兰台变成了他的实验室,而这场演示就成了一堂生动的现场课,虽然听的云山雾罩的,好多地方没完全弄明白,可是效果却奇佳。

    就跟后世的很多电影观众一样,越是弄不明白,就越爱看,甚至反复地看。这些人也一样,所以这些一年级的侍郎一个个的都听的津津有味,最后连几个跟张涛同是五年的侍郎也被吸引了过来,整个兰台算是暂时歇业,改成张涛的说书专场了。

    张涛说的精彩,观众听得过瘾。尤其是听到张涛和张炬的那一战,听的几个新进的侍郎兴奋得直拍巴掌,几个年纪大的侍郎对张炬是何人可太清楚了,最后听到张涛把张炬给掰死了,惊讶的直吐舌头。

    这个时候的兰台气氛异常热烈,一个个看着张涛的眼神都冒着星星,张涛知道自己从此以后肯定名声大震。

    不过,奏章上肯定不能那么写,越简洁越好,袁绍经过总结写下了这么一句“与虎贲张炬斗,甚惊险,终无虞。”就算搞定。

    下面的情节就是复道之战了,实际上这才是最危险的时候,所以张涛又开始卖关子了,让观众们给倒水、沏茶、拿点心,足足中场休息了十分钟,这才又开始。

    经过大家的努力,奏折终于完成了,文章很精练,张涛很满意。折腾了一个早上,张涛总算是完成了最迫切的任务,还捎带着提高了点儿知名度。

    吃饱喝足之余,张涛本来想去卫家妹那里转悠转悠,可惜现在时间还是中午,卫家妹根本不在南宫,只好往太尉府溜达。

    太尉府的头当然是太尉了,现在的太尉是刘矩,是个真正德高望重的老头,好几年前就当过太尉,可惜后来因为灾异替桓帝背黑锅给赶下了台,如今老头接替去世的周太尉又坐上了太尉的宝座。

    太尉这个官职从西汉起就来回变名字,今天也许还叫太尉,明天就变成大司马了,即使到了到了东汉也依然如此。不过有一点是真真正正地变了,那就是实权。

    在西汉的时候,太尉虽然官职很大,号称三公,但是并没有实权,只是相当于皇帝的军事顾问,动不动就没有这个设置了,底下的属官全都并到丞相府去了。

    但是到了东汉,情况刚好反过来了,干脆没有丞相了,于是这个职位就变得重要起来了,原来归属在丞相底下的好多部门都慢慢转移到太尉府底下了,所以东汉的太尉府几乎就相当于西汉的丞相府,很多人干脆管太尉叫相爷。

    可是太尉这个官职重要是指大将军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