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商税(第1/2页)  大明倒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陛下啊,您说是这些我都知道。[ads:本站换新址啦,速记方法:,]但是呢,不管是想什么办法,都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的。”卫明叹了一口气。他也想过很多的办法,但是那些办法或许一时有用,但是根本就不是长久之计。明朝现在面临的问题很严重,远远不是一两个办法可以解决得了的。很有可能需要一系列的措施,完成巨大的改革才能够将所有的一切延续下去。但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全是利益惹的祸。想要办一些事情的话,绝对会影响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根基。即便是皇帝,都不能够完全无视这些影响的存在,更不要说是卫明一个有两钱的商人了。现在能够做的,只是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听听。至于能不能够执行的下去,还是一个未知数。尽人事而听天命,这是现在卫明能够想出来的最好的一句话来形容现在的局势了。

    “此话怎讲?”朱由校来了兴趣,说道。

    “陛下,问你一件事情,现在的皇室宗亲一年能够消耗掉国家多少的资源?”

    “这个,朕还真的没有算过。”朱由校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按照他的思想,大家都姓朱,都是朱重八的后代,那就应该是朱家的人。那么既然是朱家的人,就应该享受朱家天下所带来的好处。给点儿钱粮,实在算不上什么。不过好像听卫明的这话,这里边还是有些道道的。

    “陛下啊,太祖开国之初,朱姓宗亲不过五十八人而已。而到了现在,二十万有余了吧?在嘉靖年间,宗室一年从国库支取的粮食就达到了可怕的八百多万石,比一年的军粮都要多。陛下,您现在还觉得这是无所谓的事情吗?到了现在,只多不少。而且,那些宗亲的手里边有多少的土地?他们的土地是不用交税的吧?在大量的土地兼并出现之后,您手里边的土地就越来越少。那些交税的土地少了,自然税收也就少了。而宗亲却是一年年的在增加,土地一年年的在减少。总会有一天,会把整个帝国都给压垮的。历朝历代皆是如此。不管你怎么减少税收,那些农民们依然吃不饱饭。那些粮食都去了哪里了?全都到了地主的手里边。你虽然是现在全国最大的地主,但是你要干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再加上这些年天灾不断,我可以断言,之后的几年天灾的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不会减轻。能够得到缓解,最起码也要三四十年之后。那么这三四十年。你准备怎么度过?到时候人们吃不饱,穿不暖,肯定会造反。国内一乱,就会造成土地无人耕种,你手里边能够用的资源就更少了。而越是这样,就会有越多的人吃不饱饭,就会有越多的人参加到造反的队伍当中。最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帝国的前景,堪忧啊。微臣弄出来的土豆,或许能够解决一时的危机,但是绝对不能够千秋万代这么一直下去。总有一天,人口的过盛会使得粮食不够吃,造反的还是会来的。”卫明说的很沉重,朱由校听的很沉重。虽然能够解决眼前的问题,以后的事情跟自己其实没有多大的关系。儿孙自有儿孙福。可是,作为一个皇帝,都是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长治久安下去,千秋万代,那样才对得起自己这个皇帝的称号。想想总有一天,自己的帝国会灭亡,心里边就不舒服。卫明说的很有道理,朱由校知道,这么点儿弯儿他还是能够绕过来的。可是即便是绕过来了又能够怎么样?就好像建文帝时期,全国都知道藩王的坏处,但是削藩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儿?最后皇位都没有了,想想都感觉可怕。

    “那么该怎么办呢?”朱由校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了。卫明既然能够提出来这些问题,那么就一定有解决的办法。朱由校相信这一点。

    “办法呢,有,就是不知道陛下有没有这个魄力去做了。”卫明先给朱由校打好预防针。要不然的话,等一会儿暴跳如雷了,要砍卫明的脑袋,或者更甚者,要把卫明剥皮示众了,那卫明还不如不来这京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