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21 赵佶夜半三省身(第1/2页)  铁血悲情扈三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21赵佶夜半三省身

    平定方腊后,赵佶感到高枕无忧了。宋江、卢俊义、吴用全都死了,梁山好汉可以说是群龙无首。剩下的要么是对朝庭忠贞不二的,要么就是没啥大能力的,再也不用担心这些强盗了。

    可有两件事,让他放心不下。一个是童贯封王的呼声越来越高,不封难以平复“下面”的不满;封了,又怕尾大不掉。另一个就是扈三娘这个烫手的山芋,不知如何处理好。招安,三娘肯定不肯,这次伤透了她的心。剿灭,又于心不忍。凭眼下的力量,也很难剿灭,打一定会两败俱伤的。总的说来,自己对她不薄,总不会推翻自己,另立朝庭的。

    想一想自己主政20余年了,冲天的豪气一天比一弱,享乐的思想一天比一天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有佳肴能不吃吗?有美酒能不喝吗?有美人能不睡吗?想一想,还是过了点,后宫女人上万,怎么能睡过来呀?最近的身子骨可不如从前了!过去,打一场球都没问题,现在打半场就有点喘了。

    赵佶今晚住在上书房里,没有幸任何一个妃子。童贯又派手下弄了一批小石头,真是奇妙无比。精选出百余枚,各定个是精品。比如,有一块跟大宋的版图很像。这并不出奇,过去也几块极像的。奇就奇在上面有四个金字:江山永固!

    放下“江山永固”,又寻觅着。一块天然的双人石,吸引了赵佶的眼球。一人神似骑牛的老子,另一人形似自己。道教的鼻祖与道君皇上在一起,真是相得益彰啊!

    皇上爱石头,胜过爱江山。——怎么看也看不够!

    赵佶看完石头,又想起眼下要解决的两个棘手的问题。快刀斩乱麻,猛药下沉疴。给童贯封王,利大于弊,加快步伐。这个简单,就是道圣旨嘛!

    武德妃怎么办呢?还得想方设法让她回宫。一则自己是真喜欢她;二则,让她老野在外面,总不是事儿;三则,许久没跟她有肌肤之亲了。——跟别的妃子睡觉越来越乏味,无论是点灯还是吹灯,感觉都一个样。跟武德妃却不同,每一次都有异样的感觉呀!

    怎么办呢?还是听一听两位退位老臣的意见。一个是蔡京,一个是宿元景,都是朕的肱骨之臣呢!

    皇上马上命人传旨,让二位老臣到上书房晋见。蔡京兴奋异常,以为皇上又要起用自己,一下子年轻了二十岁。下了轿,不扶人不拄棍就走进了上书房。

    赵佶马上赐坐,寒喧几句后进入了正题。蔡京既反对给童贯封王,更反对扈三娘重新入宫,主张必须斩草除根。皇上听了,心里很不痛快,觉得蔡京确实是老了。

    蔡京老眼昏花,没有看出皇上不爱听。又加了一句:“圣上,平头百姓的老婆给自己戴了:一山难容二虎。有时候,一山有两只虎反而太平了。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如此,就不用操心‘***’的灾难发生了!”

    赵佶听了,如醍醐灌顶。急忙站起,握住宿元景的手摇了摇,连声说:“高!实在是高啊!这样,可以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就这么办了!”

    宿元景离开,赵佶更兴奋得睡不着了,在上书房中走来走去。

    要不,宿元景的身体还不错,也是个当宰相的料。要不,拿下蔡攸,让老宿为相。肯定于国于民都好。且慢!这个老头实在是太耿直了。他会不停在你的耳边聒噪,成天“社稷社稷”的,让人受不了。非得让他把自己给吵成伟.哥不可。朕,还得好好享受几年呢!

    童贯封了王,也就不会有别的心思了;三娘封了王,一定会高兴的,胳膊肘肯定不会往外拐的。没事,我就去大名府看她,在那里风流一番也不错。若是,童贯不老实——起刺,就让三娘“削”他一顿!

    封王就得给他们建王府。童贯的王府自然要建在东京。三娘的王府可以建两处,一处在东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