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 重回汴京(第2/4页)  宋代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还请父皇明查。”

    这人竟然是皇子,沈墨翰大吃一惊,难怪和徽宗长的有几份想象,既然上朝了,想来应该是太子赵桓。

    徽宗沉思了一会,微微颌首道:“皇儿所言确是,朕就下令严查。”

    蔡京眼中凶光一闪,面色有些灰白的道:“老臣愿意为皇上分担此任。”竟然是退而求其次,想把此事揽下,此事要是交给蔡京查办,岂不是白白辛苦了这么一场吗?蔡京肯定会杀了马德荣灭口,然后找个替死鬼。

    李纲当即上前奏道:“此等事,不必劳烦蔡大人,依老臣看来,马德荣之事既然是沈大人查出来的,对此事也是最为清楚,理应交由沈大人来审查。”

    这时,吏不尚书李若冰上前奏道:“皇上,臣以为沈大人还于年轻,此事应该交由经验丰富老臣来办理,蔡大人德高望重,乃是审查此案的最佳人选。”

    太子赵桓和童贯对望了一眼,面上均闪过无奈的表情,显然是一时半会没有什么好人选之故。

    徽宗看了看沈墨翰又看了看蔡京,有时沉吟不语,显然是一时决疑不下,这时久么出声的高俅站了出来,奏道:“臣以为此事可交由刑部处理。”

    高俅的这个提议在情在理均是十分合理,徽宗显然是十分赞同高俅的提议,点了点头笑吟吟的道:“高爱卿所言极是,朕看就由刑部尚书王大主审,蔡大人和沈大人协同查办。”

    李若冰身边一白面中年人踏步而出,恭身应道:“臣尊旨。”

    蔡京脸上闪过一丝无奈的表情,点应是。

    徽宗笑着点了点头道:“秋收大典马上就要来了,今刘老将军和金人大破辽兵,沈爱卿又治理了通化的水灾,可谓是苍天眷顾我大宋啊,今次的秋收大典一定要举办的隆重点,哦,对了,沈爱卿立如此功劳,朕还没有赏赐呢,沈爱卿,你想要什么,尽可对朕说。”

    旁人都露出羡慕的眼神看着沈墨翰,想必心中大为嫉妒。

    沈墨翰心中既对徽宗有些感激又有点无奈,心想你最好是给封个大关,当场面话还是不得不说,当下道:”臣为皇上,为国家办事,不求赏赐,那是每个大宋的子民应该做的”

    徽宗见沈墨翰如此说道,心中也微微有些感动,摇头道:”沈爱卿此言差矣,,沈爱卿立此功劳,岂能不赏,那天下百姓不说朕糊涂,你们替朕想想,奖什么给沈爱卿比较好”

    李纲见此机会,冲沈墨翰打了眼色,上前奏道:”皇上,兵部左侍郎方大人上月高老还乡,一直还未有合适的人选担当,我看沈大人可担当此任”

    众百官无不侧目看着李纲,显是纷纷有些奇怪李纲今日如此维护沈墨翰,这会高俅站了出来,奏道:“皇上,臣以为沈大人虽然才华过人,但尚且年轻,经验不足,不宜担当此任,臣以为应选一经验丰富之人不可。”

    蔡京突然看了看李纲又看了看沈墨翰,抬手冷笑道:“臣以为沈大人可担当此任。”

    李纲和沈墨翰心中大讶,李纲刚才显然是针对蔡京,现在李纲推荐沈墨翰,照理说蔡京应该反对才对,怎么又突然支持,两人远远的对望了一眼,均闪个一丝不解之色。

    这会太子赵桓和童贯亦对望了一眼,都充满了遗憾,太子赵桓沉思了一会,仔细的看了一下蔡京,然后上前奏道:“父皇,有才不在年高,沈大人智退贼寇,足可见其兵法智慧,二臣以为沈大人足可担当此任。”

    徽宗见太子赵桓也如此说道,捻了捻胡须,点头道:“皇儿所言极是,通化一役足可见沈墨翰对兵法也甚有研究,朕看可以担当此位。”说到此处,顿了一顿,沉声道:“沈爱卿听旨。”

    沈墨翰上前伏地跪道:“臣在。”

    徽宗笑道:“朕现在任命沈墨翰任兵部左侍郎,官从五品,赏银千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