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新唐史简述(第1/6页)  海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唐历1年(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旧)唐帝国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军扫荡石国,攻占了石国首都,斩杀石国国王,屠戮石国城池,石国王子逃王阿拨斯王朝(阿拉伯帝国),向阿拉伯帝国求援。高仙芝引唐军两万,以及数万联军奔赴迎战,与阿拉伯帝国大军战与怛逻斯。两军激战五日,联军噶逻禄部谋叛,被高仙芝镇压。两军鏖战月余,高仙芝出奇兵断阿拉伯帝国大军粮道,阿拉伯帝国军队败退。

    唐历17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高仙芝杀边令诚,率两万安西守军“回京勤王”。唐帝国第一次内战爆发。到唐历17年,叛军史朝义自杀,叛乱平息。高仙芝拥立越王李俙,郭子仪拥立太子李豫。内战进入第二阶段。唐历16年,李俙与高仙芝在洛阳城被杀,同年代宗李豫,护国大将军郭子仪亡。德宗李适登基,唐帝国第一次内战结束。

    唐历1八6年,唐帝国大将李存勋统兵十五万攻打阿拉伯帝国,协助波斯帝国复国,唐帝国第一次西征开始。次年,唐军攻入撒马尔罕,波斯帝国遂立国都于此。阿拉伯帝国集兵三十万于木鹿城。两军鏖战三月,唐军破城,歼敌二十余万。阿拉伯帝国退守哈马丹城。唐军进军哈马丹,与十五万阿拉伯大军鏖战两月,城破,阿拉伯帝国退守巴格达。

    西征第三年,唐军协助波斯帝国复国,定都泰西封。李存勋拜大将军,定西大元帅。唐军留兵五万,助波斯帝国整套阿拉伯帝国。从此开始,波斯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战争持续了两百余年。到唐历八八年,波斯帝国确定回教为国教后,阿拉伯帝国瓦解。此时,波斯帝国疆域东到印度河流域,北达高加索山脉,西濒地中海,南抵印度洋,成为了西洋最庞大的帝国。其鼎盛时期,疆域一路拓展到了北非大西洋沿岸,并且出兵伊比里亚半岛,进军欧洲。从此,波斯帝国与唐帝国世代修好,成为了唐帝国最强大,也是最为重要的盟友。

    波斯帝国的中兴,改变了唐帝国的历史发展,商贸,特别是海上贸易的发展,成为了当时唐帝国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唐帝国的纺织技术,丝绸,茶叶,造纸术,火药等等都扩散到了波斯帝国,并且一路传到了欧洲。东西方交往达到鼎盛时期。同期,唐帝国控制了里海与乌拉尔山脉以西的广阔地域,成为了世界上疆域最广阔的帝国。

    唐历八6年(公元1004)年,唐帝国航海家第一次到达马达加斯加岛,并且称此岛为“巨岛”。五年后,第一支唐帝国的探险穿队绕过了好望角,进入大西洋。唐历99年(公元1017年),唐帝国第一支船队进入了地中海,并与波斯帝国联军占领了直布罗陀。从此,东西方海上贸易航线开通,大航海时代来临。

    唐历554年(公元117年),唐帝国第二次内战爆发。这次内战持续长达一百五十年,期间唐帝国数度分裂成数个,甚至数十个王国,中央政权几乎彻底崩溃。东方世界陷入混战。

    这是一次几乎摧毁了整个东方世界的内战,也是唐帝国陷入内乱最久的一次内战。从唐历554年到唐历70八年,内战持续了154年,帝国数度出现短暂的统一,不过中央政权都迅速垮台。在持续了154年的内战中,唐帝国的人口从5500万锐减至不到000万,经济面临崩溃,民不聊生,国家凋零。

    唐历70八年,(新)唐帝国缔造者,光武帝李陨辉起兵洛阳,建新唐帝国。唐帝国中兴统一战争爆发,6年间,光武帝向波斯帝国借兵十五万,逐一翦除帝国内地各独立王国,到唐历714年(公元16年),唐帝国基本实现统一。

    经过了十五年的修养,唐帝国依靠发展商业,加强与波斯帝国的联系,唐帝国恢复元气,现天津,苏杭,广州三地的手工工业初具规模,且唐帝国成为了东方世界最强大的商贸帝国。同一年,光武帝李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