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14 江、湖,江湖(第1/3页)  川行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雨后,西风萧瑟,吹打在风帆上,快速地推着客舟顺流前行。

    离开桃源的第五个日子,赵行川第一次见到了一眼望不到边的湖—南楚湖。

    相传数千年前,中原一氏族因遭人陷害,被周氏王朝驱逐至这湖周边,这一氏族人便再此安扎下来,休养生息。因为氏族故姓楚,人们便以“南楚”来定名此湖,意为“南下楚人”,以此来思念中原故乡。后来人们依靠南楚湖周围的肥沃土地,硬是培养出一个足以雄霸七雄的大诸侯国,当年的南楚王甚至问鼎中原,吓得大周王屈膝行礼。而今,南楚湖依旧在,南楚雄风何处寻?

    “舅舅,听李爷爷讲,过了南楚湖,去王城却要顺着另一条江北上了?”赵行川欣赏完南楚湖风景后,却问起了这个。

    “没错。不过八百里南楚,要过去最少要三两天。”白无痕回应。

    “八百里?”连边上的赵西月都有些震惊了。

    “啊?又要这么长?在船上呆了五天了,屁股都生老茧了,还要整天吃皱巴巴的干粮,怕没到王城,我就客死异乡了。”赵行川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嘴里却在嘟嘟的不停。

    “好了,到南楚湖中段,便去湖边寨子停留一日。整天吃这些干粮,确实有些不妥。”白无痕感受着肚子的反抗,做出了决定。

    “那太好了!”赵行川雀跃。边上沉默寡言的赵西月也微微一笑。

    “按现在这速度,怕是还要走两天。”白无痕向赵行川丢了一块干面饼,“再坚持坚持,上岸了我们去吃肉。”

    “还要两天!”赵行川失落的坐了下来,啃起了手中的饼。

    月出东山,夜色渐浓。川水变得激荡,客舟行驶的不稳。白无痕只得将船划到水岸边芦苇荡中,靠着芦苇群强大韧劲的支撑,才使得船挺稳下来。

    江上有许多高大的楼船,张灯结彩,不用猜都知道是大户人家的。纵使江水湍急,楼船仍如履平地,浩浩东去。

    不过,高大的楼船毕竟只是少数,江上人们出行,多数是中型客舟,也有一部分像白无痕这样的“穷山沟里”的人,挤在四五米长的破船上。

    赵行川眨眼之余,便有一艘和自己脚下客舟相仿的舟,东倒西歪地来到了赵行川身边不远处。

    舟停下,一腰间佩剑的英武大汉探出了身。

    “这贼老天,差点在江中翻船。“大汉嘴里骂骂叨叨,还往江中吐了几口口水。

    赵行川被大汉腰间的佩剑吸引住了目光。这是赵行川第一次见到剑。

    大汉见眼前船上娃盯着自己腰间佩剑,哈哈一笑,解下佩剑,笑道:“娃,来来来,大爷我肚子饿了一天了,丢块饼来,这剑借你玩去。”边说,大汉还指了指赵行川手中的大饼。

    赵行川傻傻地愣在那,不知道该做什么,该说什么。

    “行川,还不快快送块饼给这位大哥。”白无痕的声音响起。

    赵行川犹如得到指令一样,飞快地进屋拿了一块完整的大饼,来到船头,递给了同样站在船头的大汉。

    “好子。来,这把剑接着,不过只借你玩一会。”大汉一把接过饼,一把丢出剑。而后,坐在船头,啃起了饼。大汉这一坐,压的身下船猛地往头这边一倾斜,看的赵行川心一抖。

    这是赵行川第一次亲手拿到剑。以前和田家兄妹玩耍的时候,三个孩子常常以树枝代剑,互相打斗,互相讲述着自己口中的大侠梦。不过这一次,当真的剑在自己手中时,赵行川却觉得,“好沉啊”。

    白无痕看着眼前连剑都要拿不动的家伙,笑了笑,说道:“马上剑都有你高了。”

    赵行川瞥了白无痕一眼,白无痕的笑声立马停住。不过,对面大汉却笑了起来。

    “子,我这把佩剑有七斤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