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0章 皇上的鸟(第1/3页)  明朝第一国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哈哈哈,好一个妙笔生花,好一个妙笔符,有趣,实在有趣。”

    刘同寿在贡院炫手艺的同时,乾清宫内,正有笑声阵阵回荡,敢在这种地方放肆大笑之人,不用问也知道是皇帝了。

    “是啊,万岁爷,您是没看到当时那情景,刘大人手里的花,一朵接着一朵的绽放,就像古诗里描述的那样,忽如一夜hu风来,一转眼的功夫,变出来的花儿就已经捧都捧不过来了!”

    “唉,真是可惜了,如此jig彩的法术,却是明珠暗投,没的让那些沽名钓誉的家伙捡了便宜。”宦官描述的情景,让嘉靖非常神往,他很惋惜的叹息了一声,然后又问:“对了,张景华那些人应该还是平时那副嘴脸吧?”

    “万岁爷英明。”传话的宦官谄笑着奉承道:“张御史发了很大的脾气呢,不过,在发脾气之前,他也发了好一会儿的愣,想来是被刘大人神乎其神的法术给吓到了。”

    “哈哈哈哈……”嘉靖的笑声中又多了几分得意。

    相对从前,嘉靖朝的文官,风骨略逊了些,但清流毕竟还是在的,张景华就是其中很有代表ig的人物。皇帝很强势,这些人也改变了策略,从原来的犯言直谏骗廷杖,改成了阳奉yi违下绊子。

    近年来,直接上表反对皇帝修仙的人越来越少了,但士林和民间流传的皇帝囧事却是越来越广,持敷衍态度的朝臣同样越来越多。

    一则。士大夫们有重名声的传统,二来,张孚敬和夏言那样的判断力不是人人都有,马屁拍到马脚上的例子比比皆是,想升官扬名,还是传统的方法最为稳妥。

    消极对抗的法子很有效,嘉靖斋醮祷告。易礼改制闹腾得很欢,但追捧的人始终有限,大多数人都冷眼旁观。不肯凑趣,让他那份虚荣始终得不到满足,很是压抑。

    嘉靖再怎么强势。也不可能用不够积极这种罪名给大臣定罪,这口气他也是憋了很久。

    所以,听到刘同寿施展法术,大闹贡院,搞得御史们晕头转向,嘉靖也是大喜过望,很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这帮家伙不是瞧不起神仙,瞧不起朕,说修仙是荒谬之谈么?既然如此,又怎么会震惊成这般模样?

    “接下来呢?”

    “回禀万岁爷。张御史回过神后,也是恼羞成怒,只是碍于在场的人多,不敢不讲道理,所以。只是严令军兵继续搜身……”报信的宦官见皇帝心情大好,便大着胆子卖了个关子。

    这是讲故事的技巧,有增强趣味ig的作用,宦官不是不会设置悬念,只是平时都不敢,生怕惹得皇帝焦躁起来。赔上命。不过,既然跟仙师相关,问题就不大了。

    “哦?”他赌对了,嘉靖一挑眉毛,饶有兴致的问道:“这次又搜到什么?”

    “万岁爷,这次可就多了,也不知刘大人到底是怎么弄的,他的衣帽、用品中,处处都是机关……袍子里附了一层衬子,鞋底也是中空的,还有砚台、木炭、水杯……连糕点的表皮下面都做了画,真不知他是怎么做到的。”

    “都是符箓?”嘉靖先是一怔,旋即便想到了答案。

    “万岁爷英明!这些符箓都有说法的,那鞋里的,是火符,专为保暖之用,如果用法力激发,可以凭空生火!衣服里面的是定风符……砚台里面的是墨符……水杯里面……”

    嘉靖听得两眼放光。

    刘同寿的修仙理论,最显著,也最合他心意的,就是系统化。

    以前听别人讲修道,都如同雾里看花,好像看到点影子,但却摸不到边;刘同寿的理论就厉害了,他的理论由浅入深,由外及里,看得见也摸得着,把虚无缥缈的修仙,变成了一项系统工程!

    理论之外还有实践,这些功效各异的符箓,充分的诠释了刘同寿的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