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以名荣安(第2/3页)  千秋岁引帝王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皇帝,打断了台下所有老臣家眷们的议论。皇帝望着拜跪在自己面前的“功臣”,才回过了愣住的神,安然自若地望着邻国使臣的难堪脸色。

    “好,果然是朕的晓勇将士,这才是我大国威严。瀛国来者,可还要进行下场比试?”

    皇帝不论如何,都不会将此时自国的处境分露给旁国望见,只好强装镇定,满是大国的地位稳固后的开怀与自信,傲气的望着此时还在思索是否就此臣服的使者。

    “自然,皇上,贵国的兵力与将领的豪气本国甘拜下风,只是在战场上,我想,不仅仅是兵力的多少来论定胜负的吧。我国,自边疆而来,各国商贾来往频繁,在我国驻扎停留,留下了一局玲珑棋局,我国天子昭示举国上下能人异士,无人可破,可如此剔透百转的棋局,此生若不得其解法,实则令吾皇彻夜难眠。特来贵国,望求得一解法,置之死地而后生。”

    眼见那使臣的态度与先前判若两人,许是瞧见了楚凌然的武功天下难逢敌手,才有了敬意。可谈起棋局时,满是自信与掷地反弹的沉稳。

    满朝文武说起来只是些身世显赫,靠着上一代的福荫与庇护来得以在朝为官的胆小怕事的读书人罢了。若说这何氏王朝真有些什么能力所及之人,只有楚凌然罢了。满场默然,没有一人敢站出人群,沉着应战。

    皇帝望着自己平时养的那些闲人,如今真的用起他们时,没有一人愿意为了本国尊严,勉强应战者。可此时若只是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楚凌然的身上,天下不免嗤笑大国无人,只能将希望寄托于一个武将,不免显得更可笑。

    穆若颖坐在宴客台上,不抬起片刻的眸,静静地喝着宫中侍女新娘的桂花酒,酒香四溢,春风又起,她望上去是如此的干净得意。而穆若颖身旁的宾客,都暗自发怵,虚汗后起,担心引起皇上大怒,自己的仕途收到影响。

    随着远处桃花一抹被清风吹起,吹落在春泥中,陶土有了一抹粉红,可空气中却漫起了如此紧张的气氛,帝王的愤怒似乎一触即发。

    “哦?看来中原泱泱大国,有人与我等小国比武,却未能有人能有自信解一盘棋局,中原大国,不过如此,即是未有人能解,我便告辞身罢。”

    穆若颖等的便是瀛国使臣那最后一激,若不使得气氛变得如此紧张,自己就算再有本事也不过是赢得满场哗然,声动天下罢了。自己要的,是朝堂一席位子,要的是天下都知道,穆若颖,不再是穆府二小姐。

    “且慢。”

    在使者转身准备辞身远走时,穆若颖放下了在嘴边品味良久的美酒,与那月光下照得透亮的玉杯,在寂静无声时发出了坚定空灵的声音。满堂宾客皆回头望向了那个发出声音的女子,不敢相信有自信解开天下无人能解之局的声音源头竟是穆若颖,那个从来默不作声直至今天宴会大放异彩的女子。

    “颖儿!不得无礼。你自小何曾用功学过棋局?你的棋艺,还不及你姐姐的一半。口出狂言。”

    穆惊鸿不明白自己那个向来不敢在人前多说一句话的小女儿如今怎么愈发猖狂了起来,对别国使臣的留步声如此的坚定,仿似自己就定能解开那棋局一般。穆若颖自从来了这宴会上,仿似变了一个人,现在的气场就如同那楚凌然一般,没有任何人可以质疑她,她便是这天下的王。

    “父亲,我泱泱大国,怎会解不开一局棋?我想,我国能人异士不愿上前来解这局棋,是因为看不起一个所谓的玲珑棋局。众所周知,我国自古流传,琴棋书画乃至嚅嘴孩童都略知一二。倒是瀛国使臣来的猖狂,竟说出如此折辱我国能人的话来,在座各位,都是些精通诗雅颂之人,怎会有人应战呢?好在,颖儿一介女流之辈,今日迎上一迎,也未尝不可,总不能让鱼米小国以为我国的谦让是不敢应战了吧。”

    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