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唐同明的五叔教他美术(第1/2页)  春风吹过小乡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唐庆业虽然是屯子里第一个盖楼座子的人,但他却不是第一个将泥草房推倒而盖新房的人。

    早在1986年的时候,唐庆博就已经盖新房了,只不过他盖的就是那种红砖青瓦黄沙的房子,质量上没有唐庆业的结实。

    虽然没有唐庆业盖的房子结实,但是他没有花唐庆业那么多的钱。不管怎么说,毕竟是新房子,住起来也比原来的泥草房舒适,在冬天的时候,门和窗不再往屋里钻冷风了,家里的人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挨冻遭罪了。

    自从唐庆业盖完房子后,屯子里的其他屯民也效仿起唐庆业来开始盖水泥砂浆的房子了,虽然也是红砖青瓦的结构,但是这样的房子质量要比黄沙做砂浆的房子结实多了,但是在造价上比黄沙砂浆的房子贵了许多。

    屯民也都有一个唐庆业那样的想法,那就是这辈子也就盖一次房子,多花点钱就多花点钱,也比盖那种黄沙砂浆的房子强,至少在心理上有了一个很大的宽慰。

    改革开放后,屯民们的日子都过的挺好,虽然只有少数人成为了“万元户”,但是所有的屯民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里都比从前宽裕了,不再像过去那样紧巴了,屯民们若是想买点啥也都舍得买了,想吃点啥也都舍得做了。

    像这样的美好生活,过去在生产队的时候,屯民们想都不敢想,再或者说是压根儿就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吃穿用什么的都不愁了。

    屯子里的一个老屯民常说,能过上今天这么好的生活,这一切都要感谢,如果要是没有他实施的改革开放的政策,屯民们还得继续过过去的苦日子,所以,老的屯民才会常说感谢的话。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话一点不假,确实很有道理,如果经济发展不起来,那其他的一切就都无从谈起了,就像这个屯子的屯民一样,手里要是没有钱,何来盖起的新房子?何来那些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

    当然了,国家的政策总是为民着想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在千方百计的想办法,让全国各地的人民都过上好日子,都能富裕起来,真正的实现国富民强!

    这个时期,屯民们盖起来的新房子像雨后的春笋一样,一座座拔地而起,使原来破旧落后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屯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心情舒畅,感到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将来会越来越好!

    就像春天来了,春风吹过柳枝,柳枝就开始吐绿一样;就像春风吹过小草,小草就抬起头仰望天空然后在大地的怀抱里尽情的徜徉一样;就像春风吹过花儿,花朵就开始争相斗艳起来一样……

    总之,改革开放就像春风一样,吹过了这个小屯子,屯子里正孕育着勃勃的生机蓄势待发一样,到处洋溢着喜庆和幸福的味道。

    每个屯民的脸上都流露出自然的甜蜜的微笑,这样的微笑里包含了从过去苦日子到现在好日子的经历;包含了从小小的美好生活到更大幸福生活的追求……

    屯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不论男女老少,个个儿都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他们个个儿都喜上眉梢眉开眼笑的。试想,换作是任何一个人过上了这么美好的日子,谁能不欢笑谁能不幸福?

    答案是肯定的,每个人都会感到开心幸福的!

    改革开放的脚步不停的向前走动,而时光也在悄无声息的流逝,转眼,唐同明上了初一,唐同秋上了五年级,而唐庆业和刘玉花在两个孩子慢慢的长大后,他们也步入了不惑之年。时间就是这么快就是这么不抗混,婴儿总会长成少年,而青年也会变成中年,中年则会一步步的变成老年。

    在唐同明升入初中前,他在读六年级的时候,每天的学习生活与以往不一样了,那时候为了升初中,班主任每天都会出一些题,然后用油墨印刷出来让班里的学生做卷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