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08章 朝城来的消息(第2/3页)  完美重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棚子,乱七八糟的。”

    沈川笑了一声:“据说,这里每套院子最多的时候,住二十多户。你想想,那是多少人,尤其是等孩子长大结婚又生孩子,不自己建房子,都住在哪。要不是赵家大院被某部门占据办公,估计比这里霍霍的还要惨。”

    ————

    吴鸿宇说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儿,当年分到房子的住户,大多数都是两三口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长大了,娶了媳妇,然后又生了孩子,三代人甚至四代人都住在一起,房子就不够用了。找组织,可在这种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找组织也没用,就是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那怎么解决,只能在院子里搭棚子,条件好的,买砖请人盖棚子,条件不好的,就只能买点石棉瓦,塑料布简易的弄一弄,能遮风挡雨就行。”

    沈川突然想起另一个世界的一档节目,就是关于房子产权问题。老城棚改,涉及到一千三百多户,全部要搬迁到新安置房。其实这个事儿是好是坏,都有两面性。既然称为老城,那肯定是在皇城根儿周围,无论是地里位置、人文、历史、交通、教育、购物等等,那都是整个京城最好的地方。棚改嘛,想想都知道,居住环境是什么样,搬到新的安置房,肯定能彻底改善居住环境,这绝对是好事儿。但是,安置房位置,是在通州。

    一个在皇城根儿生活了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的人,你让他搬到通州,这对他们来说,是坏事儿。更不能接受的是置换补偿。安置房一比一点五置换,补偿是每平米十万多点,听着真不少了,都是根据当时房价最高标准定的,也不能说,执行部门没有诚意。可是,这就涉及到自建房,全都属于违建,没有任何补偿,更不在安置房置换标准之内。能够置换和补偿的,都是最早分配的房子,小的十多平,大的三十来平,一家少的五六口人,多的十多口人,置换到手的房子,也就是三四十平,哪够住。那就只能拿补偿款往里贴,可两百多,三百来万补偿款,即使在通州,又能买多大的一块地方?

    在皇城根儿搬迁到了通州,明明是改善居住环境,可还是憋憋屈屈,最后什么都没得到,两手空空,谁能愿意?这样,争议就来了,各说各有理。而争议最大的,就是那些自建房,很多都是在土地管理法之前盖的,在法理上来说,那不属于违建。但是,当时没有土地管理法,并不代表,自建房不需要到相关部门登记,这里又出现了问题,那个年代,房子都是分配的。自己盖了房子,谁也没有那个意识去登记,这又是违规的。这时,矛盾点又来了,这个违规,还要打上一个问号。因为违规,不是违法。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些自建房,都是组织上允许的,这事儿众所周知,就是有关部门领导都承认,但没有书面文件。

    争论来争论去的,后来有人给出两点意见:一,安置房,按照人均25到30平米分配,至于补偿,就按照官方给出的实际标准补偿。二,按照官方给出的标准置换补偿,但要把自建房计算在内。

    后来怎么解决的,沈川不清楚,他想到了这些,就是给他提了个醒,趁着现在政策还比较宽松,要把手里所有的四合院和商业楼以及门市房测绘一遍,有超建违建的,赶紧去办理手续。如果不办,自由买卖不会有影响,但将来遇到棚改拆迁,那会吃大亏,他可不想留下麻烦,还是把手续办了的好。

    想着,沈川拿出电话打给何佳丽:“休息了吧。”

    何佳丽笑着说道:“还没有,正在跟姚副总吃饭。”

    沈川说道:“没什么大事,你明天让人把我买的那些四合院和商业楼以及门市房测绘一遍,有超建违建的,去有关部门把手续办了。还有,墙外胡同这里另外那六套院子,我要改建成私人会所,建筑风格要跟我那套院子一样,以两层为主,至于整体格局设计,让设计部自己发挥吧。设计好之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