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章 .指导员倒背马四环(第1/3页)  抗战之老兵油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

    这次打死鬼子不少,缴获的枪却只有15支好的,因为集束爆炸威力大,好些枪被炸到山涧下面摔在石头上摔坏了,不过杨同宝建议把坏枪也都收起来,说新四军在泾县小河口有个兵工厂,摔坏的枪可以在那里修好,实在不行还可以几只拼做一只。

    王老七和徐善宝听说背崴小队又打了胜仗,自身还没有伤亡,很是羡慕嫉妒恨,怎么好事都是被背崴小队占了,他们县大队近期接连遭遇不顺,几次偷袭下来折损了四个队员,只打死一个鬼子两个伪军。

    两人就上尖山来想搞点枪,上山后,王老七就坡上坡下来回跑,先到陡坡上去看遮蔽部,又到山神庙前看机枪暗堡,仔细揣摩背嵬小队的战术思想。

    又让徐善宝去打听具体战斗经过和经验得失,小三倒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我们就是占据了地形的优势,夜里压根没有开过枪(1),就是天亮啦才打了几枪,机枪一弹未发,如果是白天,恐怕就不一定了,跟鬼子对射我们并没有胜算,如果是在山下跟鬼子干起来,我们也只能往山上撤,硬拼是打不过的。

    还有就是集束威力大,又是半空中爆炸,鬼子躲也没处躲,藏也没处藏,趴地下也没用,大部分鬼子都是死在两个集束上的。

    另外就是也算胜得侥幸,夜里刺荆把鬼子搞得进退两难,如果鬼子是白天进攻,发现路上拦着刺荆,两发过来就炸开了。晚上鬼子不敢整出大动静,一耽搁,人又挤得近,就被我们集束得手了。

    要枪却是不行,杨同宝负有在背嵬小队和军分区敌工部之间联络之责,第二天他正好另有任务去吴瓷县,顺带就去军分区报告了,敌工部指示:军分区独立团正缺枪少弹,所有缴获一律送上来。

    王老七就与杨同宝和小三商量:总不能空手回去吧?我们这几次子弹用掉不少,给点子弹吧。

    最后小三就同意给了100发七九子弹,10颗鬼子的九一地瓜。

    2

    很快军分区就派了独立团一个指导员带两个班从吴瓷县翻山过来搬运枪支,那指导员是山东人姓杜,本来在八路军的冀东部队,军区集训后全部拨到新四军,这次又到了军分区独立团。

    他指挥着两个班的独立团战士在搬山神庙殿里堆放的三八大盖,班长和周班长在旁边招呼着,铁师傅从外面进来了,一眼看见指导员倒背着的一支马步枪。

    指导员没有跟一般连营级主官那样挎着驳壳枪,而是倒背着一支马步枪,这枪跟中正式一般长短,但上护木一直覆盖到头箍,其二箍有两个背带环,分别是在侧面及下方,上两个背带环一个在上面,一个在侧面。这样背带可以通过不同的钩挂背带环方式,方便供步兵或骑兵使用。(2)

    这枪还是杜指导员从冀东背过来的。

    铁师傅一看见他背的枪眼珠子就转不动了,还叫了出来:马四环!

    班长和周班长都是识货之人,虽然88师没有装备过马四环,但一看铁师傅盯着马四环的神色,两人都明白了,就与指导员商量拿一支中正式与他换马四环,知道指导员不会答应的。

    果然指导员毫不迟疑的摇头拒绝。

    班长涨价了:一支中正式外加一支三八大盖,六五子弹200发,七九子弹100发。

    指导员有些心动了,他们连还有扛老套筒的呢,自己一支马四环能换两支枪加300发子弹,这买卖做得。

    但指导员也是瞧出背崴小队有人看上了这支马四环,就当上演员了:咱三连就这么一支马四环,几个班长找我要都没给,是等连里练出个特等射手准备的。

    眼睛就滴溜溜往他们挎的驳壳枪上转,他一个堂堂的指导员,跟连长平起平坐,连长是一支驳壳枪,他只能背马四环,心里郁闷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