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章 .不想当山大王的官兵不是好官兵(第2/3页)  抗战之老兵油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枪给副班长带走了。

    四人半睡半醒捱到天亮,就起身往江边去,边走边吃周班长带的烙饼,小三用饭盒把一块烙饼泡软后喂牛牛吃。

    到了江边,一路找船,好不容易找到一条小渔船,班长给了船家一个袁大头,四人就过了长江。

    2

    上了江岸,前面不远的岔路口边上的一块石头上,铁师傅坐在上面,手上拿着一把中正步枪,看着不断向着北方匆匆而行的人们。

    铁师傅名叫铁天志,15岁初中读完就进了金陵兵工厂当学徒,后来兵工署为了组织熟练技工仿制zb26机枪、c96驳壳枪,从金陵兵工厂调去了一批师傅去河南巩县兵工厂。(金陵兵工厂主要生产民二四重机枪即马克沁水冷机枪,巩县兵工厂主要生产中正步枪和巩式),后来就被留在了巩县兵工厂,也没在车间干活,因为枪打得好,改当试枪员都十几年了。

    今年年初随十一厂从河南巩县迁到湘西安化,这次回南京原本是想接父母去安化的,父亲是金陵兵工厂的老师傅,家就安在兵工厂附近,没曾想日军攻得这么快,兵工厂在南京中华门外,首当其冲遭到鬼子重炮轰击,父母双双被炸死,铁师傅一跺脚,在厂子废墟里找到一把中正步枪就上了城墙跟鬼子干上了,打死了好几个鬼子。

    然后昨天傍晚就跟着溃兵一起过了江,他不想就在南京城拼死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打死的鬼子还远远不够,还要一直打下去!

    铁师傅昨天是在下游过的江,上岸后就沿着江边往上走,夜里找个地方过了一夜,早上就坐在这个路口寻找可以结伴同行的国军,看到过去的几拨脸色木然或神色惶然的溃兵,他都没起身,直到他看见班长他们四个奇形怪状的国军走过来。

    一看他们装束,就是装备最为精良的德械师士兵,因为最显眼的标志就是头上的35德式钢盔,为了避免在钢盔正面给敌人留下显眼的瞄准标志,他们的青天白日帽徽是装在钢盔左右两边的,但是不知道他们几个是87师、88师还是教导总队的(铁师傅还没有看清他们胸牌上的88d标志)。

    班长四个人首先给铁师傅的感觉就是神色完全不同,没有一般溃兵那种垂头丧气的样子,倒像是在执行一项任务,另外就是装束整齐,装备精良,四个人都带有短家什三人挎着驳壳枪,其中一支是712,因为他的主人走在最前面的那个四十多的老上士把枪盒结合在枪上当,那20发的长弹匣和左侧的选择钮很容易辨认。

    而跟在老上士后面的那个中士看上去不过十七八岁,腰间居然挂的是的皮质手枪套他左肩还背了一支步枪,右手提着一个笼子,里面甚至真有一条小狗。他的步枪一般人不认识,但铁师傅认识,那是一支捷克产的zh29半自动步枪,因为国民政府还组织过十一厂对它的仿制,无奈零件太精密,仿制不成功只得作罢。年轻的中士把弹匣取下后用一块蓝底白花的细布把扳机、枪栓整个裹了两层还打个活结拴起来,这是深知zh29特点的老兵才会做的事这枪制作精良,但零件公差小,稍有异物就容易出故障,所以不打仗的时候都是擦拭干净后小心谨慎的包好。

    后面并排走着一个机枪手和一个背着干粮袋的老兵,都挎着驳壳枪,但装在枪盒里看不出型号。

    左边的那个彪形壮汉扛着一挺捷克式轻机枪,居然是较少的原装货,要知道铁师傅他们十一厂一直在仿制捷克式机枪,国军装备的捷克式中七成是仿制货,只有中央军里面的主力部队才能用上捷克原厂的。背上还有一个大背包,里面鼓鼓囊囊装满东西,上面横绑着一根备用枪管,看上去好几十斤重,但壮汉浑不在意。右边的老兵除了背着干粮袋,还扛着一支中正式步枪。

    铁师傅等他们走近后起身,对最前面的班长说:班长,我跟你们一起走,咋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