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良人初遇(第1/3页)  初八的江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也许是祭祀得当,今年的羽朝可谓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金秋九月,通红的苹果,黄澄澄的鸭梨,肥美的鱼蟹,雪白的棉花,金黄的玉米,无不是显露着劳动人民辛劳的成果。

    “薛石头,麦九十斤,玉米一百二十斤,铜钱三百文。登记于册。”一个山羊胡的账房先生,提着猪毫笔在账簿上撰着楷。秋收是农民的大事,也是国家的大事!粮草钱布民之需,军之需,国之需!羽朝,四方主军,八部大军,十二支军,皆是边防重器!秋来冬至,盐铁钱粮,兵箭衣碳各项物资更是需加紧中转。

    而大批量的税收物资中转都是需要位高权重之人的布置规划,且要亲历亲为。青原县作为交通要冲,而今更是繁忙起来。青原是一块河流冲击的河滩,经历千年的人为筑基加固已是一座城池。但是背靠大山的青原地方毕竟不大,仓储交通必须井井有序,否则粮草囤积日久,便是那青原县令李义有一百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这几日西部各郡县的粮草物资已经陆续到达青原,李义亲自指挥交通,已经有七八日未曾好好休息。而青原驿丞何九凌更是日日奔波于青原县的码头粮仓,各种精细之处,皆是集备在册,轻重缓急各种事务的处理,也要面面俱到。

    哒哒的马蹄声,在街上传播开来,一个着蓝衣,背黄旗的斥候,骑着一匹快马奔至青原县衙。“两百里加急!两百里加急!”这斥候也不顾行路劳累,直接奔至县衙朝堂。而李义急忙迎上前去,搀扶着斥候道:“是何文书如此紧要?”那斥候自文袋中取出一本折子,屈膝于地道:“启禀县尊大人,兵户工三部文书,请大人依尽快处置。”李义拿起文书细细一观,不由的眉头紧皱。

    师爷李尘已安排斥候下去休息,刚才的文书摊在桌子上,李义找寻着几本账簿。而文书上的红色玺印,李义只在几本官员任免的折子上见过。折子是由皇帝亲自批阅的,而那红色玺印正是玉玺之引。

    翌日五更,天还没亮,码头上点着有些衰微的火把。李义于王富贵并肩而站,神色也是有些疲劳。“启禀两位大人,所需物资皆已装载完毕,请大人审阅。”衙役恭敬的道。李义点点头,转身对王富贵道:“王大人,此次押运粮草被服,虽说只是演练,但事有初一,万望王大人巨细皆记,以备不测!”而王富贵坚定的回礼道:“下官谨记县尊大人嘱托,此次押运定不辱使命!”说完二人作揖施礼,王富贵便登上了东行的船只。

    雾蒙蒙的水面上二三十艘大不一船列阵前行,船楼瞭望台上,一个褐衣的水兵呜呜的吹响信哨,一个水兵向下大喊着:“前方是幽凉城的船队,前方是幽凉城的船队!”李义向着众人大喊道:“鸣哨变阵,停船示意。”黄布红边黑凉字的大旗飞舞起来,两支船队已经汇聚成了一支。这一只船队五六十艘木船,载满粮草被服,武器辎重,沿着幽凉河一路向东行去。

    天已大亮,初八并不知道在幽凉河上发生的一切。像往常一样的沐浴更衣用膳备书,像往常一样的与家人问好,而不一样的是,现在的赵府门前却是站着一位温润如玉的豆蔻少女,此女便是王芳玲!

    初八还为行至府门,而那像是黄鹂般的王芳玲便蹦跳跳的到了初八面前,欢欢喜喜的道:“初八哥哥好!”王芳玲平日的跋扈模样,在初八面前难觅踪影,只是一副女孩扭捏的模样。圆嘟嘟的脸,粉红色的脸蛋,月牙似的微笑,俏皮的双螺髻,令人顿时心生怜爱。初八走过去看着扭捏模样的王芳玲,微微笑着问道:“芳玲妹妹,近来住的可算习惯?府中下人可有怠慢之处?”王芳玲听闻便撒娇的道:“有李夫人陪着一切都是习惯的,我本就是客,又有初八哥哥护着,没有什么怠慢之处。只是,只是。。。”“只是什么?你尽管说便是。”王芳玲喜道:“初八哥哥,人家来之前父亲大人要我结交些幽凉城的朋友,你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