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乱雨【二】(第1/4页)  大唐的温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穿着一袭淡青道袍的李淳风,高挑的身材,温文尔雅。气质形象还是更象个风度翩翩饱学诗书的儒士。

    太子李承乾一直便是戏谑的称呼李淳风,李先生。

    最奇妙儒雅潇洒的模样在某一天,好像被李淳风认可了,往后时光如流水流逝,李淳风温和洒脱的样子故我不变。

    因为一直客串农庄皇家子弟数科授课的缘故,对这座几乎是躲在世人视线外的庄子,说不上了解透彻,也并不陌生。

    师父袁天罡已是道门公认的大真人,是个高人。

    太子殿下曾好奇的问过,师父有多高?

    李淳风就觉得师父袁天罡大真人,真的很高很高,比太极殿檐角高,比庄子后面的青山高,或许吧!高到天上流云之上了。

    高人也还是个人,不是无所不能的神仙,是人难免要犯错。

    带着一路征尘,刚到长安的师父便寻到自己,不等歇口气,就把针对太子农庄道门要施行的计划通盘相告。

    师父的设计缜密严谨,一步步环环相套,窥窃人心,借助他人的达成显赫道门的目的。

    计划很繁琐,看得出师父花费了大把时间用来推敲演算。

    也看得出深谙人心长于算计的师父志得意满,毫不怀疑自己的计划难以实施。

    说不出为什么,就是觉得师父的心思会落空,劝过师父,却因为说不出具体的反对理由不被师父接受。

    道门对太子农庄所收集的资料,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于自己提供,可能观看资料只能了解具体的事件事物,无法感受到农庄的情绪,是的农庄特有的“情绪”。

    这是一个奇妙的庄子,它有着自己的情绪,只有身处其中才能感觉到,要用语言表述,很难!

    道可道,非常道。大概就是这种滋味吧!

    虽然觉得挽留下太上皇皇帝两位陛下,意义不大,作为袁天罡大真人的弟子,道门信徒,该做的事还是要做到。

    抢在微微愣神的师父袁天罡前面,拦在楼梯口,面对两位陛下,李淳风努力保持着不卑不亢的仪态。

    “太上皇,我皇陛下;道门看重机缘,您们看外间的雨更急了,既然天都要留人,还是留下听听袁师甘冒天道反噬透露的天机。”

    被扶的太上皇李渊和扶人的皇帝陛下李世民,不约而同轻声“哦!”了一声。

    很短,轻淡柔和,李淳风听不出二位帝王要表达何种情绪,对面而立却有着仰望高山被人俯看的惶恐。

    袁天罡抓住弟子争取来的片刻,稳定絮乱思绪,调整面部肌肉,确认脸上的表情肃穆自然,朗声宣道号;“无量天尊!”

    以一副出世高人模样挡在李世民父子面前。

    “陛下,贫道今日要说的事情,事关中原万万黎民百年安康,也事关李唐王朝基业千秋万载。”

    “哦!”李家父子再次同声,尾音拖长音调向上,显示心存疑惑。

    李渊皱了皱眉,瞥了眼楼外密集的雨线,“二郎,这会雨太急,不如稍等一时,雨势弱些再走。

    顺便啊,听听袁真人讲讲道法。”

    父子间传递信息又有多少非要借助语言,一个眼神,一个熟悉的动作就已经足够。

    知道父亲为何突然生气,也明白被儿子李承乾惯成了老小孩的父亲斗气捉弄过袁天罡师徒,对于老道士袁天罡故弄玄虚层层铺垫所想要说出的话有着十分的兴趣。

    顺着老父的话,李世民微弓着腰,“二郎一切都听爹的安排。”

    两位陛下就在袁天罡师徒面前表演着父慈子孝,太上皇李渊被儿子扶到屋中间,盘膝坐在蒲团上,手指着一圈的蒲团,“随意啊!都随意坐,下雨天呀,就适合听着雨声闲聊话家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