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初识剑道(第2/4页)  盛唐李白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容堂’见过的老人也在其中,就坐在最右边。

    上官芊儿走到中间一个椅子后面道:“郑老,李白到了!”

    四位老者同时睁开了眼睛,大殿之上的气压瞬间低了几度。

    李白鞠躬行礼,“拜见四位长老。”

    “郑老头,这就是你所说的诗道天才吗,恐怕有些过于年轻了吧?”左边的长老笑道。

    李白听后笑道:“曹冲七岁便能河边称象;孙权九岁便劝服了荆州刘表,夺回父亲尸身;王勃十六岁便入朝为官;霍去病十七岁便当了骠骑将军,领兵打仗。李白今年已满十五,仍无功无名,又何算年轻呢?”

    长老一愣,旁边的风老哈哈大笑:“说的不错,凌老头,受教了吧?”

    郑老正色道:“李白,既然你通过了诗道的考试,便是我的徒弟,今后便跟着我和身后的芊儿师姐尽心钻研诗道。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再选一名长老作为义师,学习其他的道术。坐在你面前的,从左往右分别是魔阁的凌老,阵阁的苏老,剑阁的风老。当然,你只能从苏老和风老中任选一位,如何选择,全凭你自己。”

    李白忍不住看了风老一眼,原来‘易容堂’便是他所开。

    还未等李白开口,苏老便道:“李白,既然你如此聪明,我倒想问问你对这四道有何见解?”

    李白沉思片刻道:“略知一二。”

    苏老捋胡笑道:“说来听听!”

    “所谓诗,便是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

    所谓阵,便是阴阳调和,周而复始,生生不息,顺势而为,逆天而行。

    所谓剑,便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刚柔并济,胸有乾坤。

    至于魔道,我了解甚少,李白只知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说完李白拱手行礼,“这都是李白的浅谈之词,在长老们面前献丑了!”

    四位长老你看我,我看你,然后皆大笑。

    凌老点头赞道:“好一个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李白,给你半柱香的时间慎重考虑一下,这对你今后的未来影响重大。”郑老提醒道。

    苏老和风老目不转睛地看着李白,想看他如何抉择。

    李白没有丝毫犹豫,片刻之间便做出了选择……

    …………

    寻剑阁

    此刻这里只有三人,便是风老,李白,和风老的另一弟子。

    “李白,旁边这位是你的师兄柳夜,以后将由他指导你的剑道修行。”

    李白向柳夜行了一礼,柳夜回以淡淡的微笑。

    风老上下打量了一下李白,有点不解,“我看你在诗赋上的造诣如此之高,明明阵道更适合你,为何偏偏选择剑道呢?莫不是因为昨日在我堂中受的恩惠?”

    李白摇头,“仅仅是因为我喜欢剑而已。”

    一旁的柳夜笑了,“师弟的这个理由乃是我听到的最简单的一个,当真是有趣!”

    风老笑道:“有时候简单反而更好,很多人往往理由很多,却也失败很多。小夜,带李白去他的住处吧。”

    柳夜允诺,便带着李白出了寻剑阁。

    两人一边走,一边交谈。

    “柳师兄,为何这一路走来也没看到什么人,书院中人这么少么?”

    “师弟,你可知道为何大唐几千座城,却只有三座书院吗?”

    “愿闻其详!”

    “因为大唐太过太平了!太平的让民众仿佛觉得书院没有存在的必要。而这昌隆城中能有一座书院,是得意于这里处于边疆地带,书院则负责培养守卫边疆的将士,而且学院每年只能招收十人,诗道四人,其余三道各两人,学院有规定,考进学院的学子可以在学院进修五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