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一章 林中练习(第1/2页)  穿越过去之胖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吃完了午饭,张永昌对许玉珍说去套兔子,然后拿着铜丝套子去找张永贵。

    其实今天不是去套兔子,而是二人约好去到山里试枪。那把德国造自从拿回来以后,一直放在张永贵那里做样品,最近张永贵自己按原枪做了个一摸一样的样品,今天他就将德国造还给张永昌。前世张永昌在军训时打过步枪,这著名的盒子炮还真没玩过,于是从家里翻出弹匣和子弹,约好张永贵去深山里试枪。

    打枪自然要找一个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张永昌和张永贵约好翻过后山,再走七八里路,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密林中去试枪。

    密林深处当然没有土匪,张永昌在林子各处放好套子,然后找了一块空地准备试枪。

    张永昌今天带来一个布袋子,他将布袋装满了土,然后挂在树上做靶子。检查好枪械,插好弹匣,将枪拨到半自动状态,推上枪机将子弹上膛,张永昌站在离靶子五十米处,单手举枪屏住呼吸瞄准靶子,

    “啪!”

    张永昌对准靶子开了第一枪。

    打了第一枪,张永昌就发现这盒子炮虽然名满天下,可是还是天生有缺陷,其一是枪口上跳厉害,其二是向上抛壳影响下一发的瞄准。

    由于盒子炮的枪管使用者虎口的较高上方,再加上枪把的位置和形状的原因,子弹击发的后坐力使枪口明显上跳,如果继续打下一发时必须重新瞄准,不然的话从第三发开始,子弹都会全部打向天空。再一个缺陷是抛壳问题,驳壳枪设计的是向正上方抛壳,每抛壳一次就遮挡一次枪手的瞄准线一次,这会影响射手的射击精度,并且上抛的弹壳很有可能击中射击的人。

    怪不得盒子炮的标准配置必须加上一个木枪盒,需要连续射击前将木制枪盒连接在握把上做抵肩枪托,这就是用枪托抵肩来控制枪口猛烈上跳。

    张永昌今天把两个弹匣都带来了,总共有三十发子弹。张永昌一时兴起,

    “啪!”、“啪!”、“啪!”连打好几发。

    张永昌每打一发,张永贵在一边就心痛得“咝咝”吸气一次,连掉到地上的滚烫弹壳,他也抢着捡起来。

    张永昌笑道:

    “怎么了?不就是打几发子弹么?那些弹壳没用了,捡它做什么?”

    张永贵滋着牙花子,道:

    “你知道现在原装子弹有多贵吗?你这手指头随便扣几下,那就是大洋在哗啦啦扔到水里去了。打过的子弹壳可以卖钱做复装子弹,这些弹壳换底火、装枪药、装弹头,还可以再用呢。”

    铜制弹壳射击后,必然会有所变形,这样的子弹还能用?

    张永昌问张永贵:

    “这样复装的子弹好用吗?”

    张永贵答道:

    “用倒是可以用,如果复装弹制造得不好的话,有可能打不响。”

    张永昌心道:

    “怪不得以前看一些文学作品里,老是有卡壳、哑火的现象!这时候用的枪可能是民间私造的,子弹有可能是复装的,再加上枪械维修、保养方面的问题,这样的枪不卡壳、哑火,才是奇迹呢。”

    那些文学作品里总是有“手拿两支盒子炮”的句子,原来并不是此时人们有多奢侈,那另一支就是备用枪,当第一支枪打不响时,第二支枪就是保命枪。

    张永昌打完第一个二十发的弹匣,算是过足了枪瘾,他插上另一个十发的弹匣,递给张永贵,让他也过过枪瘾。

    张永贵心疼子弹,他前后只打了五发子弹。张永贵不是象张永昌那样正手瞄准射击,而是将手心向下,拿枪平着着瞄准射击,而且打的准头比张永昌林好得多。

    张永昌刚才急于过枪瘾,忘记了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上介绍中国人对于盒子炮使用的一大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