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舌尖美食(第1/2页)  穿越过去之胖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前面说过,徽州城是由府城h县城双城构成八字形连环双壁。

    从西张村经过大张村再经过东张村,最后上山,在山顶穿过县城的东门后下山,最后从丁家巷穿出到d县城主干道北街-上路街。

    到d县城城区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了。还未进入北街,熙熙攘攘的喧闹声已传入耳中,看来今天的人很多。

    县城主要有一个十字形街街道形成骨架,赶集的时候所有的交易市场主要按照东西南北方位分类,南街是骡马市和山货市,西街是粮食和蔬菜市,北街是百货用品和布匹市,东街是木器杂货和农具市。

    这种赶集的时候,也是平时信息闭塞的乡下人获得有用信息的重要渠道和最佳机会。所以赶集的人见到认识的熟人或者亲戚朋友都会热情地打招呼,然后站在街道的旁边,找个人少的地方说鳖,从互相交流中获得自己感兴趣的消息。

    因为赶集的人没有固定的位置,来得早的人当然会占据一个人流多的有利的地方,可以尽快将自己手中的货物出售,再尽快采购自己需要的物品,所以赶集的人都会起大早。

    张永昌家今天要办的事情很多,

    首先当然是卖菜了,

    其次是卖棉纱买棉花,

    最后三家都准备买二只猪仔。

    其实卖棉纱买棉花都已经成了日常工作,自不必说,

    买猪是张永昌三兄弟的建议,三家共同商议的结果。因为六十亩红薯种下去之后,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红薯藤和红薯叶,秋后还会收获大量的红薯,这些可都是喂猪的好材料,如果家里不养猪那就太可惜了,张永昌兄弟的的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大力支持。

    事多人也多,所以大家就各司其职,大人们负责卖棉纱买棉花和买猪仔,张永昌兄弟就负责带着张永奇和魏山丫卖菜和卖兔子皮。

    家长们分头去办自己的事情去了,

    早上,兄弟几个人已经卖完了蔬菜,挣了不少钱,现在要去卖兔子皮了。

    他们来到收购皮货的店铺卖了二十五张兔子皮。兔子皮面积,价格低廉。张永昌几个的兔子都是套子套中的,不像土木仓打的有洞眼,因此卖上了最高价-每张六个铜圆,二十五张兔子皮共卖了一百五十个铜圆。

    张永奇拉着张永昌的手摇着说说:“永昌哥,我饿了!”

    张永明摸着张永奇的脑袋说道:“走,饿了就去吃饭,偶尔打打牙祭还是没有问题的。”

    张永昌兄弟三个带着张永奇和魏山丫去买吃的。

    越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各种吃就越多。西街既是粮食蔬菜市场,也是各种吃的聚集地。乡下人平时一般不会特地进城花钱买这些东西吃,只有在赶集的时候卖了家里种的农产品,兜里有了几个钱后,才有可能花点钱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更多的是带回家给家里的孩过过嘴瘾,因此赶集的日子也是城里的饭店吃店生意最好的日子。

    远远地就能闻到空气中油香、葱姜蒜的香味,灶台下的炉火旺旺的,油锅里吱吱啦啦地炸着、煎着食物,蒸着馒头包子的大蒸笼上热气冲天。旁边一般都有一张或几张桌子,几条长凳,有几个顾客坐在桌边吃喝。

    张永昌稍微注意了一下各吃摊前顾客的情况,选择了顾客最多的摊位点了徽州圆子、包袱饺、石头馃、毛豆腐。

    毛豆腐是县特有的风味吃,它鲜而不腻,芳香爽口。卖毛豆腐的贩肩上一个担子,一头是竹架上架着新鲜的毛豆腐,一头是碳炉上架着一个平底锅,毛豆腐用平底锅油煎待到两面发黄,香气溢出后涂上一层辣酱即成,味道鲜美至极。

    徽州圆子是正宗徽菜品种之一。这道菜是将熟肥膘、桔饼、蜜枣、青梅等细丁拌入白糖和桂花,做成圆馅心。然后用鸡蛋、肥膘泥、湿淀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