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学习功夫(第1/2页)  穿越过去之胖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回到了民国空间。

    父辈们已经和族里办完了交接手续,馒头坡的坡地从现在起就已经成了西张村这一支几家的私产了。

    虽然坡地上的雪还没有化干净,浅表层的土还上着冻呢,刚才购买土地的几个农民已经等不及了,他们下午就开始整理自家的土地了。

    乡下人有时候会遇到光靠自家无法完成的重活,花钱请人干是不可能的,咋办呢?

    农民自有自己的办法,干农活经常采取换工的形式,主家有重活的时候亲友邻居都自主前来帮忙,主家只需要负责提供伙食就可以啦,并不需要支付工钱。但是这份人情就欠下了,下次亲戚家有活干的时候还回去就行了。

    这次别人在你家做的工,等下次人家有活的时候你再帮他干,这样就把他的工还给了他。这种换工的形式很实用,也很公平,特别是完成规模比较大又比较复杂的事情尤其实用。每个人都有专长,大家在一起分工合作,既提高了劳动效率,又无需花费钱财。这其实就是后世五十年代互助组的方式。

    西张村总共十户人家,就有五户人家都买了地,还有几户在城里生活。这次整理土地,这五家都需要壮劳力帮忙,但是村里的亲友一时帮不上忙,所以各家都喊来自己老婆家的亲人和儿女亲家来帮忙整理土地。

    等到工程开始,张永昌叁才知道老爸他们要挖水塘,不仅仅是为了蓄水用于灌溉,也是为了挖沟底下的肥土。

    因为地面植物稀少,馒头坡经过多年雨水侵蚀,表层风化比较好点的土都被雨水冲刷到沟底。因此沉积在沟底的土壤相对肥沃不少,保水性较好,再加上这么多年废弃水沟里荒草蔓生。荒草春生秋枯,沟底腐质层很厚,挖开以后一看,各家不由大喜,原来竟然是沃土。

    这次整理需要把坡地先整理成平地,再把沟底的好土运上去覆盖到表层,这个工程可实在不,李青林的舅舅舅妈也前来帮忙了。

    男人们都在地里干活,纺纱的事宜全交给了女人们,但是到城里去买棉卖纱。

    俗语说得好:

    “上到九十九,下到七八九,只要有纱车,都会纺线”。

    纺纱技术也不复杂,对体力和年龄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人有耐心就行了,所以农家妇女基本都会。有钱赚谁不愿意,很快地村中各家的女人都陆续加入纺纱的行列,现在总共有十几个人同时在纺纱,结果买来的四十斤皮棉只用了三天就纺好了。

    正月十b1大早,张永昌带着张永奇一起到府城去卖棉纱买棉花。府城离村子只有几里地,买花卖纱的又都是是老主顾,所以两个人办事也算很顺利。

    不仅成功卖掉了棉纱,又买了几十斤皮棉。在回家之前,又带着张永奇去吃了些好吃的,把张永奇给高兴的不行。回家的路上一路上都是兴高采烈的。

    说起来,为啥张永昌被指派这个任务呢,实在是张永昌的农活干的太差了,被大家嫌弃了,没办法才接下这个没有啥技术含量的活。

    就连旧伤初愈的张克水和张永华都经常到地里去帮忙,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所以被嫌弃的张永昌只能苦笑了。无奈之下,张永昌就想着如何变强了。

    干活的时候,看到老妈露了两手,登时吓了一跳,老妈竟然还有这手。

    母亲连忙接口道:

    “永昌,你舅舅才厉害呢!我这几手还是做姑娘时,你舅偷偷教我的。这几天舅舅正好在咱家,你好好跟舅舅学几手,以后在外面也好防身自保。”

    舅舅闻言,笑而不答。

    舅妈在一边不乐意了,她把碗重重往桌子上一放,怒道:

    “你这老东西,什么不好跟你爹学,偏偏跟他学这死脑筋!你爹传女不传男,是怕功夫流失到外家。现如今的财主、土匪,谁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