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盘算挣钱(第1/2页)  穿越过去之胖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说老实话,今天打得兔子,只能说打打牙祭而已。算起来弄回来的桐籽才算是这回穿越的第一桶金。

    张昌重生以,曾经在络上看了不少民国时期的经济资料。

    了解到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桐油是中国大宗出口货物里重要的一项。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德国兴起,正在砺心尝胆发奋图强整军备战,以期待雪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之耻。

    而民国政府为了准备对日开战,也需要从德国进口大量的武器装备,所以中国和德国之间每年以货易货的贸易额非常巨大,其中就有中国出口巨量的钨砂、桐油、猪鬃等战略物资。由于出口年年增加,其中一九三六年的时候,sh市场一百斤桐油收购价达到十七块大洋,并且还在继续上涨。

    五伯和老爸在算账的同时,其实张永昌三兄弟也在心中盘算。

    今天第一趟四个人挑回来大概三百斤桐果籽,第二次六个大人挑回来大概五百五十斤桐果籽,总共八百五十斤桐果籽。

    一百斤桐果籽能剥出五十多斤桐籽,那么可以得到四百三十斤桐籽。

    一百斤桐籽能剥出六十多斤桐仁,那么,总共可以剥出二百五十斤铜仁。

    而一百斤桐仁能榨出五六十斤桐油,今天捡回来的这么多桐籽可榨出一百五十斤桐油,还能得到一百五十多斤桐籽饼。

    年前的时候,城里榨油作坊收购一百斤桐油要十六块大洋,今天捡的这些桐果籽,最少能获得二十四块大洋,

    预计林子里还能捡到一千斤桐果籽,总共能卖得五十多块大洋,三百多斤桐籽饼,而剩下的桐籽壳即使烧成灰,也是很好的钾肥呢。

    老爸和五伯商量,等桐油卖完了,就将这些钱和余下的东西,两家分了。

    一开始,老爸提出的方案是一家一半,五伯死活不同意,最后才定好按:1的份额分配。即使这样,五伯家也能得到十七八块大洋,很大的一笔横财了。

    不过,张永安想到了一个问题,农民有富即安的思想,挣了钱不是拿去投资,而是放在那个隐蔽的地方睡大觉呢。

    大家都知道,抗战前的十年是民国的黄金十年,张家可不能错过这个发财良机。

    所以,三兄弟才那么专心地听老兄弟的盘算,结果,听到最后的结果,是两位老兄弟准备分钱落袋为安。

    于是,家里对金融最敏感的张永安作为代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张永安问了一句:

    “挣了这么多钱,你们准备怎么花啊?”

    老爸明显一愣,笑着回答道:

    “分了桐籽饼就用来做肥料,下到地里做底肥效果特别好,来年啊粮食就会大丰收,家里有了粮食明年大家就不会饿肚子啊;

    分了大洋就存起来,需要急用的时候才拿出来用啊!”

    张永安苦笑了一下,耐心的说道:

    “桐籽饼做饼肥我没意见,可是大洋都放在家里我觉得不划算。

    三十块大洋放一百年也不会生崽,三十块还是三十块,不会变成三十一块,

    难道不能用别的方法让这三十块大洋变成四十块、五十块妈?”

    张永安尽量用浅显地话解释说:

    “比如说,花两块大洋买了一百斤饼肥下到地里,明年粮食增产五百斤,而这五百斤粮食能卖三块大洋,这两块大洋不就变成三块了?

    再比如给熟人铺子里入股十块大洋,年底分红两块大洋,这不就是十块大洋变成十二块大洋了?”

    多下肥料多打粮食这个道理李万全和李万祥不用说都懂得,但是把自家的钱放到别人的铺子里,这种事情打死他们也不会做的。

    五伯急切地问:

    “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