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六)(第1/5页)  炽热的黄土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气稍有好转,不再是阴沉沉的;太阳在云层里躲躲藏藏,就是不愿露个脸看看这冰冷的世界,就连阳光也是如此,只在云层与云层的间隙里放出一丝光线,怎么也温暖不了这冰雪覆盖的黄土高原。

    西北的十一月,是个特别的月份。从腊月二十开始,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了,炸油糕、做撒子、蒸花卷,还有就是完成许多祖先留下的规矩,打扫屋里屋外迎接灶神,做长面接祖先,烧纸送小鬼等。今日正逢腊月二十四,天蒙蒙亮,人们就开始忙活着打扫院落了。男人们将扫把绑在长长的木棒上清理屋顶上的灰尘,像个土人似的穿梭在房间里;女人们在院子里洗衣服和被褥,不时用袖子擦拭着脸颊上留下的汗珠;大点孩子会帮助大人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边做边玩中酝酿着过节的快乐;而小一点娃娃在村头的麦草场追逐打闹,像土匪似的从这个草垛爬到那个草垛;年迈的老人三三两地围在一起诉说着陈年旧事,甜蜜的微笑堆满了干瘪的脸颊。

    付凡家的院子里,少了往年的欢乐。与别家相比,可是把小柏的母亲英菊忙坏了,一个人干着两个人的活,既要上房上扫屋顶,还要拆洗被褥,里里外外忙的腾不开脚;女子小竹也没闲着,扫院子、擦窗户、洗衣服,进进出出片刻也没休息。

    “竹子,几点了?”母亲问。

    “快四点了”小竹回答。

    “赶你爸们回来之前,要把房子收拾干净,早点把灶神迎进家”。英菊地气喘吁吁说着。

    小竹的母亲菊英,和付凡年龄相仿,三十的样子;个子不高,微廋;圆圆的脸上有着一双蓝宝石般明亮的小眼睛,散发着坚定的目光;高高的鼻梁,配上小小的嘴巴,显的特别落落大方。

    也许是遗传吧,付凡家的女子小竹也是个楚楚动人的姑娘。十七岁左右,个子随父亲了,高而修长;雪白的脸蛋好似一块白玉,特别秀气;月牙似的眉毛下一双大大的眼睛,散发着灵光;小嘴巴像是擦了桂花膏似的,特别红润,如果在微微一笑,会让多少男子魂牵梦绕。

    经过一番打扫之后,院子焕然一新。厅房里被柴火熏黑的墙壁已被厚厚的报纸换了模样,咋一看好像进入了图书馆,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什么广告、小说之类的东西,看着就让人头疼。不过,八十年代农村就是这样,大都是这样装饰房子的,家境较好的人家,则会稍作修饰,就是用白纸再糊上一遍,这样处理会使整个房子变得亮堂起来,没有了压抑感。窗户上的玻璃就像冬天的湖面一样明亮,借着阳光侧着看,一束束刺眼的光线就像激光似的直射着,让人睁不开眼睛。院子里的大榆树也变了样,比以前年轻了许多,尤其是干枯的枝条和挂在枝干上的杂物统统不见了,换了新装,贴上了红对联,扎上了红丝带,就像出嫁的大闺女一样鲜艳。院子里的积雪堆放在南墙下,被一群嬉闹的孩子做成了雪人,样子千奇百怪。一切都准备好了,英菊和小竹期盼他们能早点会来,一起过小年。

    回到夏拉镇的街道,满街飘着浓郁的饭香味,尤其是臊子面的味道最为浓烈,到处都是韭菜与猪肉混杂而成的香味。街道两旁的小商贩早已溜之大吉了,留下了许多白色垃圾迎风翻滚,惹得许多小狗汪汪地叫个不停。

    付凡告别了毕老家人,准备回家。

    “毕老,您回去吧”付凡低声说。

    “路滑,慢点赶路,”毕老叮嘱他们。

    “恩,爷爷回去吧,我们走了”小柏微笑着与他们告别。

    “记得给我写信”毕晨低声说着。

    小柏点点头,紧随着父亲蹒跚的背影慢慢消失在夏拉镇街头。

    回家的路被厚厚的白雪覆盖着,只有一条赶集人踩出的小道供人们行走。随着地势的增高,西北风越来越大,行人都低着头,摇摇晃晃地向前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