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这里有个寺(第1/4页)  戏言江湖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长河道有个清溪郡,清溪郡中建了个罗相寺,罗相寺里出了个禅师,禅师座下有二十九位弟子,弟子护持这寺内鼎盛香火,平日里青灯枯佛坐,倒也轻松自在。寺庙不大,却是被这些弟子打理的井井有条,庙宇连着山下的那条山路上每一条石阶都扫的一尘不染,寺里面供着个‘大力大能大喜’的金刚手菩萨。

    但听老禅师说道说道,这是那大势至菩萨的忿怒所化,有着除恶降魔大神力,护持晴雨变化,代表‘伏恶、慈悲、智慧’,唤作‘金刚勇猛心菩萨’。

    再问下去,便是些“三族姓尊”、“八大菩萨”之类的让人肃然起敬的话头,小老百姓听不得直切,那些地绅老爷倒是有明白的,但他们不信什么菩萨佛祖,信得是白花花的银子,每每到了这个时候便只剩下老禅师一个人叹气。

    《大日经疏》、《大智度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似乎是这么个名字儿,老李头记不大清,只是记得每回逢得月中十五的布施日,老禅师带着弟子挨家挨户送上一小捧井盐、半斤黏粥,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便是随着那丝丝咸香味儿一并记住的。

    今儿个听说老禅师要收第三十位弟子,老李头这才能想起这位熬死了自己亲爹的老和尚,算一算,自己那个老死的泼皮亲爹尚能给自己留下这田地好像就是禅师劝的,那时自己还小,只记得那整日酗酒、游手好闲的老爹突然被一个和尚拎一条腿,便拖着回来了,满脸鼻青眼肿的模样还吓得自己好几日不大敢睡觉。

    和尚拽着那个爹,在屋里待个半日,之后爹便再也没有出去鬼混,只是在塌上歇了个把个月,倒也真的洗心革面了。但要说其他的,便没什么印象了,哪怕洗心革面了也从来没有去上一柱香,就连过山道都要绕开……

    村口老杨树那儿拐个弯儿,便是那条被日日打扫的青石阶,老李头自问来的算是早了,却还是一派热闹气象。莫说那挤在山门下的人山人海,单是看看那些嚼着马草的良驹,那都是郡城里头的大老爷们才养活得起的祖宗,听那在客栈帮工的出息小伙说道着,这些祖宗平日里嚼的是豆谷马料,比咱活得还好些。

    趁着现在也上不得山上,老李头便瞅得个阴凉地儿,依着一截枯曲的树桩,再多看看那些稀罕的祖宗儿,那毛色、那蹄铁、那铜铃、那马鬃……

    “真好,真好……”

    老李头嘟囔着,虽然他不会相马,但他会看人,人有了油水就会壮,马也应该是差不离的。再瞅瞅那一匹匹油光敞亮的鬃毛,老李头咧了咧嘴,漏出一嘴黄牙:“准好……”

    啥时候,自家也能养得起这么个祖宗呢

    老李头这么想着,他紧了紧身上的蓑衣,里头是一身他那个死鬼老爹传下来的麻衣,缝缝补补不知多少年月了,不怎么体面了,要是透出来让别村儿的瞅着了,自家狗蛋不大好找着个媳妇了就。

    “老先生尚会相马之术”

    一句爽朗的话儿,一个爽快的俏哥儿。

    老李头斜了斜眼,他头上的那顶竹编斗笠算是这一身最值钱的了,他宝贝了小半辈子,是当年娶了村头寡妇的陪嫁,他可是怕自个儿转头快了让那斗笠着了那背后依着的木桩子折个角哈子,那可就亏大哩!

    呦,一个素净后生崽子。

    那身衣服是绸的不,花里胡哨的,袖口上还绣着嘛

    老李头想要仔细瞅瞅那袖口的花边,这细致的料子配上那手艺,是糟老头子一辈子都不敢奢求的玩意儿。这怕是要值三十大钱吧,老李头琢磨着,许是要四十个大子儿,村里刘老头他儿子那身体面衣衫据说花了二十个大钱,是郡城里面一老爷赏的,料子没这身瞅着好。

    蒋宣政这边却是察觉老人的目光停滞于自己那身衣衫的袖角,再瞥一眼自家这一身衣衫,顿时是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