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重开游戏(第1/3页)  专属游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梁妮珊:“我回国后自己找过工作的,有一份工作是需要个人自备笔记本电脑的,结果我妈知道以后,立马直接帮我回绝了那家公司。其实我真的觉得这没什么,可我妈不行。我现在只能在我爸的公司里工作。而我爸他会利用单位招聘来帮我招男朋友。见面的方式也让我无法接受,通常是我爸妈在酒店请对方吃饭,叫我过去,然后说这个男的有多么多么的好。其实我真的不关心对方好不好,我只是对这样的事情特别反感。”

    梁妮珊一口气把自己的话说了出来,沈浩然没说什么,只是看了看时间,梁妮珊的治疗时间也到了。这一小时过得真的非常的艰难……

    梁妮珊也意识到自己的时间差不多到了,今天的她觉得心里突然轻松了许多,一下将所有不开心的事儿都吐了出来,她的心情瞬间就好了不少。

    “沈医生,今天真的是麻烦你了,听我说了这么多糙心事儿……”

    沈浩然报以温柔一笑:“这是我的工作,不必介意。欢迎你下次再来和我聊聊。”

    “嗯,一定。”

    沈浩然同梁妮珊道了别,重新坐到了办公桌后,整理起梁妮珊的资料。

    沈浩然意识到梁妮珊的内心是矛盾的,她一方面崇拜自己的母亲,希望自己能成为像母亲这样“什么都能搞定”,能够独挡一面的女强人,另一方面,由于她饱受母亲过度强势的侵袭,抵制自己对母亲的认同。所以在她的发育过程中,梁妮珊在女性认同方面的彷徨,当遭遇与男友现实交往的考验时,就再度激起了梁妮珊对母亲认同的未完成情结。她一方面酷似母亲,对交往的男友挑剔诟病(超市购物忘带钱包事件),另一方面又与男友若即若离、分分合合。同时,也对自身缺乏成熟的认同深恶痛绝,因而陷入了深深要困惑当中。这种因自身认同不足导致的与男性交往不良的模式,在意识层面上使梁妮珊与她的三任男友的恋爱都陷入了走马灯似的循环往复,也正是这种交往模式恰恰反映出梁妮珊既认同母亲又抗拒认同的心理特征,表现为顺从母亲和抗议母亲的双重行为。看似为恋爱纠结,实则是在掩盖对自身认同的困惑。

    梁妮珊与几任男朋友分分合合,折射出她在人际关系中的一种重复模式:喜欢一个人又对她挑剔苛责,不满意一段关系又离不开对方。这种人际关系的特征,是她父母人际关系的部分重现。儿童期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家庭环境中,与其他人际关系的互动体验比较缺乏,使得来访者作为一个女性,其身份认同的主要对象就是她的母亲,而父母的感情关系充满了紧张、对抗却又互相依赖。在这样的身份认同驱使下,其恋爱关系一波三折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沈浩然根据对梁妮珊的情况分析,制定了下一步的治疗计划,首先他应该让梁妮珊意识到,她与男友们分分合合,并没有激起她本身过于强烈的情绪波动。但与这些男友们的交往似乎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征——抱怨、挑剔,同时依赖和渴求关注,完全在重复她父母之间交往的某种模式。

    沈浩然捏了捏眉心,今天的工作总算是到一段落了。

    另一边,当得知了“在水一方”真实身份的楚伊行,已然不知道要以什么样的面貌来面对游戏里的学长了。

    楚伊行拿着手机的手都不禁不住颤抖起来。他对着手机屏幕犹豫着,想打开游戏又不敢打开游戏,对立面的两个想法在他心里就像天使和恶魔,正在做着激烈的斗争。

    最终,“打开游戏”的想法还是占了上风。

    楚伊行用他那不听使唤的手点开了《假如我结婚了》的游戏界面,楚伊行头一次觉得等待游戏加载的过程竟是如此煎熬。游戏加载的时间很短,可楚伊行却觉得像是过了一个世纪。

    不出所料,登上游戏,楚伊行发现“在水一方”并不在线。这个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