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穷途(第1/2页)  双剑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那两个公子赤条条的站着,顾不得廉耻,赶紧从缓坡往下走。

    韩郁看他们转身走了,捡起地上的佩剑,悄悄跟上他们。那两个公子听见脚步声急忙回头,见到韩郁提剑上来,正要开口求饶,韩郁不由分说,举剑便刺,一连两剑,分别刺在那两人的心窝里。

    郭自荐也对那两个公子颇为反感,他冷冷地问:“你这是干什么?”

    韩郁道:“他们两个一丝不挂的,太引人注目了,可能被人问出我们的下落。”

    郭自荐也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没责怪韩郁随便杀人,他趁着栈道上没人经过,将两个公子的尸身丢下了悬崖。

    韩郁掂量几下手里的佩剑,递给郭自荐,说:“你自己的剑太旧了,和你这身华贵衣裳不能相称。”

    郭自荐的长剑用麻绳缠着柄,木制的剑鞘上全是划痕,一看就是老江湖的剑,这确实和书生的身份极不相称。

    郭自荐舍不得也没有办法,只得将自己的剑扔掉,系上那公子的佩剑。

    两人沿着栈道向南行,汇入人流,由于雁青岭一掌给栈道的木板打断了十七八根,北上的人都不得不原路返回,口中抱怨不休。

    大约傍晚时分,下了栈道,来到梓潼县城外。梓潼县隶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保宁府剑州,南接绵阳,北接剑门,地处两川襟带之地,城墙周长五百余丈,有数万户人家,间巷栉比,商铺林立。

    正要进城北门,一名小官见了韩郁身上的腰牌,陪笑迎了上来,作揖道:“请问是王公子吗?”

    韩郁猜到这个小官是那公子父亲的好友派来的,于是学着公子哥的派头,微笑点点头。

    小官道:“我家大人摆下了酒宴,正等候公子光临,请随我来吧。”说着,吩咐下人将马牵过来。

    韩郁、郭自荐各骑一匹高头大马,由小官在前引路进了梓潼县。

    韩郁与郭自荐并辔而行,低声道:“我们正好到县衙里避避风头,总比住在客店里安全。”

    郭自荐一想也对,说:“好!”

    韩郁道:“到了府上,你尽量少说话,有什么事我来应付。”

    郭自荐一向不会做戏,正有此意,说道:“可以!”

    韩郁道:“一会儿可能要喝酒。”

    郭自荐为人循规蹈矩,从来滴酒不沾,不禁面露难色。

    韩郁道:“如今朝不保夕,还有什么礼仪规矩好守?不妨喝醉一点,到死的时候也不那么害怕!”

    郭自荐叹一口气道:“我尽量吧。”

    梓潼城街道是“尹”字形,像两个倒挂的“丁”字,街上戏楼、客店、酒馆沿街而设,由于几条驿道在此交汇,因此城里驿站很多。

    过了老北街,转到县衙街,小官将二人的马牵到一所大宅前面,府宅大门的顶匾上写着“刘府”两字。

    进到府内,见了刘知县,来到客厅上座,客厅里已经安排好筵宴。

    韩郁和刘知县寒暄了几句,刘知县是官场老手,对求他父亲帮忙的事只字不提,只管好酒好菜招待。

    他听韩郁不是四川口音,相貌也有些清瘦,稍微有些奇怪。但他终究没见过那个王公子,因此也没起什么疑心,只是不住口地夸赞韩郁少年英才。

    郭自荐数日没吃过熟食,见到桌上的山珍海味,只管低头吃菜,刘知县举杯,他也跟着喝上一口,始终兴致不高。

    刘知县看在眼里,起身向下人低语了几句。

    不多时,两个身穿杏黄衣衫的小道姑走上厅堂,她们面上施着脂粉,长的玉立亭亭,妩媚万状。

    那两个小道姑一个叫韵清、一个叫玉臣,讲到她两人的姿色,玉臣实在胜过韵清。

    刘知县为了巴结韩郁,吩咐道:“玉臣,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