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假的?(第1/2页)  我的文气你比不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李先生心里讨厌袁书,但是他这想法却是错的。

    他说袁书最好不要信口开河,可是如果袁书不是信口开河的话,那么,这不是代表,他这画是有问题的吗?

    他这时是应该祈祷袁书这话,只是信口开河才对啊!

    袁书看到别人都是向他追问,他心里说:“这是你们特意来问我的!不是我要显摆自己出风头,强行站出来说的!我说了让你们不高兴的话,你们可别怪我。”

    他总不能说谎吧!

    袁书道:“这画确实是大家手笔,任何人都不能对这画的画技画法,说什么的。”

    “不过若是仔细检测,这画的纸张,应该是民国时期的。此外,我就没什么要说的了。”

    噗……

    这几句话几乎说得那个李先生要吐血。这尼玛你还没什么其它要说的。你这就差说这是别人临摹的石涛的画了。

    这小子是个坑货啊!

    李先生欲哭无泪。

    纸有问题?蒋教授和黄老者都是大惊,这问题,按说他们不会疏忽啊!

    艺术品作假的事情,他们两个人都知道,这又不是什么秘闻,而且可以说是重灾区。

    一般作假的手段,有挖款,揭裱,做旧等等手段。

    挖款就是——每一幅画,都是会有画家落款的。

    造假的人,就会把这个画家独门的款识挖下来,然后,一幅画,就变成了两幅画。

    这方法,在做假币上也有用到。有些钱。你看一半,那是真的,可是另一半,却是假的。

    这就是一百块钱,变成了两百块钱。

    这方法,就是从古字画作假上,延伸出来的做法。

    人家看到有一个点,可以确信东西是真的,那对于这东西其他的地方,就可能忽略过去了。

    这样造假就成功了。

    而艺术品作假除了这挖款之外,还有就是做旧。

    做旧,就是把纸张做旧。

    后来人要仿古人的画,纸张太新,这不行啊!骗不了人,就得做旧。

    一般纸张做旧,造假者爱用的方法是烟熏、茶浸,或总从茅草棚的屋檐滴下来的水,浸染。

    这样做出来的纸,颜色很逼真,是可以以假乱真的。

    还有一种“青杠碗”染纸法,用青杠树的果实泡水,一般两个礼拜后,颜色就泡出来了。

    这些方法,蒋教授和黄老者两个人都熟啊,这些他们不会被轻易欺骗的。怎么纸会有问题吗?

    两人都是不信,他们是重又仔细去看这幅画的材纸。而这一看,他们确实是看出问题来了。

    这纸,粗看确实没什么问题,但是细看,还是能发现,它比明代的纸,要精致那么一点点。

    纸张的制造技术,一直都是在改变的。

    古人用那样的纸画画,不是他们喜欢那样的纸,而是那个时候,只有那样的纸。

    他们只能做这个选择。

    但是到了后世,纸张的造纸技术,已经提上了一个高度了,这就导致不同时期,文人用的纸,并不相同。

    李先生的这幅画,没有一点作假的痕迹,而画上的技法,笔触,又完全是石涛的。

    这就导致了他们之前,先入为主,认为这是石涛的画,从而对其他方面,就放松了警惕。

    于是,就看走眼了。

    这就好像挖款,当人们看到一个特征,确定无误这是某个名家的特征之后,人们就会认为,这是真品。

    从而放过其他方面的仔细研究。从而造假者也就得逞了。

    蒋教授和黄老者这时就差不多遇到了这样的情况,看到技法确实像石涛,其他方面,就小有疏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