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清明节扫墓(第1/2页)  以医为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两年后,傍晚,金海机场。

    穿着一身简单黑色西装的李向医站在金海机场外的街道边,手里夹着一根香烟,看着来来往往的人。

    两年过去,26岁的李向医脸上少了一些两年前的朝气,但多了一些成熟。

    这两年,李向医在德国没有敢松懈一天,特别是半年前收到马连山去世的消息后,李向医更是拼命,本来三年的进修,被李向医强行缩短成了两年。

    李向医扔掉手中的烟头,打了的便去了两年前熟悉的旧小区。

    要不是跟阿姨提前通过电话,李向医还真不敢相信小区门口站着正在四处张望的老人是阿姨。

    出租车停在了阿姨的身前,李向医掏出一张一百块钱直接递给了出租车司机。

    “不用找了!”

    其实并不是李向医多大方,而是李向医现在一刻钟都不想耽误,连忙拿着自己的大背包从出租车里挪了下来。

    “阿姨!”

    李向医把大背包往肩上一旁,两只手紧紧地握住阿姨伸过来的两只手。

    毕竟是有了年代的旧小区,小区门口的路灯也只是暗淡的黄光,但李向医能够清楚地看到阿姨的头发从原来的白色,变成了农村老太太的那种乱糟糟的银白。

    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厚,并且瘦的明显,李向医看着眼巴前的阿姨,鼻子酸的难忍。

    “向医,又长高了。走,先回家。”

    阿姨说着便伸手来拉李向医肩膀上的背包,但被李向医拒绝了。

    “阿姨,我自己背着。”

    上楼梯的时候,李向医走的很慢。因为李向医能够明显感觉到现在阿姨上楼时候的吃力。

    李向医就这样轻轻地扶着阿姨的胳膊,一节一节的楼梯上着。李向医看着阿姨的脚步,心里难受的要命,可想而知马连山的走,对阿姨造成了多大的打击。

    到了楼上,打开客厅的灯,李向医便看到茶几上摆着四个盘子,上面还分别盖着一个碗,这是怕菜凉了。

    李向医把阿姨扶到沙发上,自己缓缓地坐在茶几旁边,把一个接一个的碗拿开,一股浓浓的菜香味扑面而来,还是李向医第一次来马连山家时候吃的四个菜。

    “向医,尝尝阿姨的厨艺退步没?”

    李向医一手端着一个小碗,一手拿着筷子吃了起来。

    “还是那个味,好吃!”

    “那就好,那就好!阿姨好久没做菜了,生怕手生了。”

    “没有,没有。”

    其实菜着实有点咸了,但李向医并没有说什么,反而大口大口地吃着,一口还没咽下去,便又送进来一筷子。

    “慢点吃,不够吃了,阿姨再给你做。”

    李向医摇了摇头,继续大口大口地吃着。吃着吃着,眼泪不争气地滴在了碗里。

    坐在一旁的阿姨连忙用手捏着袖子,在李向医的脸上蹭了蹭。

    “别哭呀,好好吃饭。”

    阿姨的这句话,让李向医的鼻子更酸了,眼泪不停地往下流。过了有一会,李向医才把慢慢缓了过来。自己用手摸摸了眼睛。

    “阿姨,我没事,就是心里难受。”

    阿姨笑了笑,慈祥地看着李向医说道:“向医,不准再哭了,这么大男生了。”

    李向医从茶几上的抽纸里抽了几张纸醒了一下鼻涕,冲着阿姨害羞地笑了笑说道:

    “阿姨,明天正好是清明节,我想去看看老师。”

    “好。”

    李向医吃完饭把阿姨扶进了卧室,给阿姨盖上了被子。正当李向医打算出来的时候,阿姨从被窝里坐了起来,拿起床头柜上水杯打算喝药,李向医连忙走了过来,问道:

    “阿姨,您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