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信(第2/2页)  大宋帝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加大解救苏轼窘境的力度。

    远在儋州的苏轼还并不知道,自己碰运气的一封信,让王诜和高俅费尽了心力。

    要说苏轼年青时交友广阔且不论出身,像章惇就与他相交莫逆,只是因为后来政见相左章惇这货差点就没杀了苏家满门,还是因为众人求情才把苏轼发配到儋州了事。这也是苏过听说章惇恶了官家赵佶就非常高兴的原因。

    不过若说起对苏轼最够意思的朋友还真就非王诜莫属。当年苏轼党争失败第一次被贬的时候,王诜不顾自己正因宝安公主恶了神宗的时候,仗义执言为苏轼出头,结果苏轼没救成他倒是被贬到登州做了地方团练。要不是公主死前为他说话,王诜连返京拍赵佶马屁的机会都不会有。别看都说王诜人品不好,可他对苏轼这个朋友那可是相当够意思了。

    当然王诜之所以被说人品不行对宝安公主不好,纯粹就是因为那桩可悲的包办婚姻。原本出身名门的王诜才华横溢,自认为前途无量。可是皇帝指婚他不能不娶,可娶了就意味着政治前途没有了。谁让大宋的规矩就是外戚不得参政,他可以外放做任地方官却绝了上晋路。这样他能不恨这桩婚姻么,于是便放飞自我成了几任皇帝都嫌弃的小人。不过这货人品也确实不怎么样,他和公主的孩子夭折之后就破罐破摔彻底不想在老赵家面前买好了,要不是吃了苦受了罪王家也跟着倒了大霉,他都不会去跪舔赵佶,毕竟艺术家的范儿还要保持么。

    就在王诜苦思良策的时候,他没想到的助力“人和”来到了京城。韩忠彦在交接了职务之后,终于从大名府赶到了东京汴梁。

    这次被新皇和太后召回中枢韩忠彦很是憋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虽然不知道赵佶的情况,但他对向太后却十分了解。

    向太后是典型的守旧派,这次垂帘听政又是官家赵佶一力提出的,那自然是权柄在握,召他回京必然是要重用。尤其是他听说章惇喷了官家赵佶之后更是十分开心,心里野望也随之升起。

    韩忠彦想到如今章惇的宰相之位肯定是坐不长久了,那么如今朝中有资格拜相的屈指可数。蔡卞、许将和曾布还有他自己是最接近的。而蔡许二人皆是章惇余党,虽然二人反正临阵投靠了赵佶,但必然不会被官家和太后信任。那么基本上可以拜相的就只有他和曾布二人可选了。也就是说这次回京只要他表现好些就会得到左右两相其中之一的位置。

    这对韩忠彦来说就是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对于作大死的章惇他恨不得走到面前说声谢谢,然后在其面前高歌一曲“我得意的笑”。

    韩忠彦意气风发进了汴梁,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的。对赵佶的考验才刚刚开始。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