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煎熬(第1/2页)  大宋帝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生最大的乐趣恐怕就是未知的明天,若是可以预见未来反而活的没什么滋味。

    赵佶知道真实历史上他是得到了皇位的。如今得到那位不知道靠不靠谱的内线传出来的消息,他也难免心动,本已平复的心绪再起波澜。即盼望赵煦早点挂掉,又担心自己穿越会引起蝴蝶效应,患得患失就是他此时心情的最好写照。

    赵佶把自己关在书房中思索是不是该做点什么。想来想去他发现自己似乎什么也没有,虽说官拜司空可却没有实权,投靠自己的官员更是一个没有。

    再回想一下昭德军和彰信军的情况,赵佶也不禁蛋疼。原主的确实是这两支禁军的节度使,可除了上任时露了一面,原主竟然再也没有去上过班。不要说现在,就是以前的赵佶都对这两支军队毫无所知。

    不过想想也是,如果原本的赵佶对这两支禁军十分用心,那么赵煦该睡不着觉了。

    考虑了身边所有的情况,赵佶也不由得苦笑。原来他真的就只能指望向太后了。

    在期盼中等待却又害怕失去的复杂心情真是煎熬,几天的功夫赵佶就受不了了,他还是决定做点什么。不然这种情绪的波动都能把他逼疯了。

    既然朝堂不行军队不行,他也只有把目光放在没什么卵用的江湖上来聊以慰籍,起码也要在将来的风起云涌中保障自身的安全。

    赵佶能信任的人不多,白庆肯定是排在前几的存在。这天晨练之后赵佶随口问道:“白庆,你的功夫是家传还是江湖门派所授。”

    白庆说道:“回王爷,小人的武功乃是家传。不过也算是峨眉派的传授。”

    赵佶马上来了兴趣,问道:“仔细说说。”

    白庆说道:“这就要从小人的身世说起了,小人的曾祖原本是江湖中人,被包拯包相公收为办差官,后因办案为国捐躯。江湖中的峨眉派感念曾祖忠义,便收了我祖父为真传弟子传了峨眉派武功。因此小人的武功即是家传又是峨眉派的正宗路数。”

    赵佶听的有点懵,这貌似是单田芳大师的三侠五义系列评书里的故事啊,说的这不是白玉堂一家么。想想时间线还真对得上,便问道:“莫非你的祖上是白玉堂?”

    白庆惊讶说道:“王爷也知道我祖上的名字。”

    赵佶说道:“听过,包相公办案的故事,哪家勾栏里没讲过。只是你祖上不是被封官了么,按说你能得到荫官的,怎么到皇宫来做御龙直。”

    白庆叹了口气说道:“白家到我父亲那一代家道中落,我十三岁时就失去了家人流浪在外。有一次差点饿死在路边,是向宗回向大人救了我一命,他知我身世后,举荐我去向太后那里听用,因此我便被太后收作御龙直。”

    赵佶想到三侠五义里的武功,又问道:“这么说你也能像说书人说的那样高来高去陆地飞腾了?”

    白庆笑道:“王爷,那是说书人瞎吹的,人怎么可能做到。我们的功夫不过是比军中武术更偏向个人游斗罢了,其他的也没甚么区别,所谓的江湖门派也不过是对武术的理解和使用兵器的套路不同,并没有那么神奇的威力。”

    赵佶也不知自己是失望还是松了一口气,又问道:“如今你和峨眉派的人有联系么?”

    白庆摇摇头说道:“没有,即便有我也不建议王爷使用他们。江湖中人良莠不齐,没人知道他们的根底如何,更何况他们也未必有军中高手厉害。”

    赵佶听了也有些失望,看来自己有些想当然了。

    白庆见赵佶皱眉,便说道:“王爷若要寻武术高手何必舍近求远,汴梁城里就有。”

    赵佶问道:“哦,汴梁城里还有没效力朝廷的高手,是那位?”

    白庆说道:“王爷可有听过东京御拳馆?”

    赵佶觉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