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大夫及时救性命 兄弟帮忙度难关(第2/3页)  驻足回首岁月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抢救的及时,这才保住了一条命。他这病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好,能恢复成什么样。”

    欢子爷爷停顿了一下,他压压情绪接着说道:“今儿过午,国儿说的话俺也都听见了,你还年轻,俺们老刘家不会耽误你的,你要是想离婚俺也绝对同意。俩孩子你想带走俺也不拦着,不带走俺就养着他们。”

    说着说着,欢子爷爷的声音颤抖起来,眼眶也有些湿润。

    “俺哪都不去!俩孩子俺也会好好把他们养大。”淑玲红着眼圈、哽咽着,但是语气异常坚定,说完她又回到屋里。

    “欢儿,你看着点你爹,这瓶液快输完了你就喊俺,俺先去给你们做饭。”淑玲摸摸欢子的小脸,看看墙上的吊瓶,对欢子吩咐道。

    “娘,你放心吧。”欢子挪到椅子上坐下,把脑袋埋进胸脯里,不时的抬起来看看吊瓶。

    过了大约有二十几分钟,淑玲把饭做好了,她把欢子喊出去放上桌子。淑玲从锅里端出来一大碗蒸鸡蛋糕,放在饭桌上,又拿出来一个小碗,舀出来一小碗。

    “欢儿,你把这碗鸡蛋糕吃了,不够咱还有馒头,锅里还有大米饭。”

    淑玲把那个大碗端到屋里放在小橱上,对振国笑了笑道:“他爹,吃点东西吧,多补充点营养,病才去的快呀。”

    淑玲拿过来一个枕头,抱着振国稍微坐起来一点,把枕头垫在振国的脊背和脖颈下面,又在他的脖子上围上一块旧毛巾。

    淑玲用小勺一口一口的喂着振国,振国的眼睛目不转睛的看着淑玲,脸上满是歉疚和无奈。从此,淑玲就做起了丈夫的全职保姆,欢子和芳芳也做起了兼职。

    喂完丈夫,淑玲自己并没有吃饭,她把锅里的剩饭盛出来,把锅和碗筷都刷洗干净,欢子也帮着收拾桌子。

    淑玲的脸上满是难过和无奈,但更多的还是坚毅。为了相濡以沫、一直深爱着她但是不善于表达的丈夫和两个懂事的孩子,今后的路不管有多苦多难她都会毅然坚持下去。

    第二天,欢子的叔叔大爷们帮着收割麦子,淑玲也很早去田里割麦子了。因为正好赶上周六放假,欢子和爷爷在家里守着振国。

    上午周大夫早早来到欢子家,给振国量了血压,又做了一些其他检查。接着他边吸起一支烟,边给振国配起药来。配好药,他又拿出绳子,熟练的把吊瓶绑好挂在墙上。

    “叔,振国今儿个的身体状况还不错,就是血压还是高些,还要再给他输几天液。”周大夫边给振国扎着针,边对欢子爷爷说道。

    “哎,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也不能着急,慢慢治慢慢养吧,就是要麻烦你多受累喽,连颇。”

    “这没说的,都是乡里乡亲的,俺一定尽全力给振国治病。”周大夫给振国打好吊瓶,又吸了一支烟,就开始奔赴下一个战场。

    欢子爷爷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但是他一直打着瞌睡,不时发出“隆隆”的呼噜声,昨天晚上他也是思绪万千一宿都没睡好。欢子倚在炕头上,呆呆的看着吊瓶里的药液慢慢减少,等到快打完一瓶时就唤醒爷爷。

    到了快十点的时候,院里想起了自行车的绷簧声,原来是欢子姥姥、小姨和舅舅、舅妈们到了,芳芳也跟着他们回来了。芳芳前几天在姥姥家住着,这次姥姥来正好把她捎回来。

    欢子姥姥拎着一个大大的包袱,小姨和舅妈们每人提着一个篮子,上面盖着一条新毛巾,里面装着罐头、奶粉、鸡蛋等营养品。

    “哎呦,老嫂子,你们一家人都来啦,快点进屋吧。”欢子爷爷见亲戚们来了,忙起身来到院里,笑着对欢子姥姥说道。

    “俺听人说振国病了,就过来看看,俺几个孩子也合计着一道来了。”姥姥看着欢子,心里一阵酸楚,欢子爷爷赶紧把他们让进屋里。远亲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