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五十四、魏吴的秘密战(第2/4页)  三国全史:全两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得推翻,谁要违背,立即诛杀。

    除了这件事,曹叡还有一个烦心事,有人在拉帮结派,搞小团伙。

    干这事的不是那些老臣、重臣,而是一帮年轻人,是曹魏政坛的新生代,他们这些人职位都不太高,但都有显赫的背景,或者说是清一色的“官二代”。他们平时在一起交游唱和,不仅沽名钓誉,而且以各种各样的名号互相标榜,相当无视朝廷。

    散骑常侍夏侯玄、尚诸葛诞、邓飏等人互相吹捧,把夏侯玄、田畴等四人称为“四聪”,诸葛诞等八人称为“八达”,刘熙、孙密、卫烈三人虽不及他们,但其父官职显赫,被称为“三豫”。

    “四聪”“八达”“三豫”共有十五个人,史没有把他们的名字全都列出来,一般认为他们包括以下这些人:何晏、夏侯玄、诸葛诞、邓飏、荀粲、李胜、丁谥、毕轨、孙密、卫烈、钟会、司马师等。

    何晏是曹操的干儿子,也是女婿;夏侯玄是夏侯尚之子,夏侯尚是夏侯渊的侄子,跟司马懿是儿女亲家;邓飏是东汉名臣邓禹的后人,荀粲是荀彧的小儿子,丁谥是曹操故友丁斐的儿子;李胜的父亲是名士李丰,毕轨的父亲是魏臣毕子礼;孙密的父亲是孙资,刘熙的父亲是刘放,他们是魏明帝跟前的大红人;卫烈是名臣卫臻之子,钟会是名臣钟繇之子,司马师是司马懿之子;诸葛诞是诸葛丰的后人,算起来是诸葛亮的本家,有人说他是诸葛亮的族弟,但史没有明确记载,他虽然没有诸葛亮、诸葛瑾的名气和成就大,但也是一位风云人物。

    这些人都是“高干子弟”,又喜欢结交,整天搞在一起,引起了曹叡的警觉。曹叡少时长年独处深宫,加上他有口吃的毛病,所以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那些夸夸其谈的人。更重要的是,对于互相吹捧、拉帮结派、左右舆论这些事他从内心里深恶痛绝。

    但是这些人都有很深的背景,盘根错节,互相勾连,已成势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调查,曹叡暗中掌握了这些人的主要情况,这时老臣董昭上,痛斥这些人的不端,魏明帝借势下诏,将其中华而不实的人予以罢官,把他们全部撤销职务,不再任用,这就是著名的“浮华案”。

    该案所涉及的人一时都淡出了历史舞台,但这是暂时的,他们后来还将重新活跃起来。

    因为这些烦心事,曹叡没有像父亲那样在军事上积极进取,更多的是以守为主,但也不是完全消极,他曾对孙吴发起过一次秘密战,并险些成功。

    这场秘密战,更确切地说是间谍战。就在孙权称帝后不久,曹叡突然秘密召见了一个人,跟他有一次神秘的谈话,之后这个人就从曹魏消失了。

    这个人的名字叫隐蕃,史里没有他的传记,连他字什么都不清楚,只知道他的祖籍在青州刺史部。孙吴黄龙二年(230)他突然出现在了江东,表示要投降归顺。

    当时隐蕃只有22岁,也没有多少知名度,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孙权的注意。隐蕃给孙权上,并且到了孙权的手上,正是这份上改变了隐蕃的命运。

    隐蕃在这份上中写道:“在下听说纣王无道,所以微子出逃;汉高祖宽明,所以陈平来投。在下今年22岁,舍弃了在魏国的荣华富贵来投,归命于有道的君王,多亏上天的庇佑才能安全到达。但在下到吴国已经很多天了,您却把我和一般的投降者一样,没有特别对待我,使得在下有许多好的言论和计策没办法告诉您。我在家中一日三叹,害怕自己这辈子就这样度过。”

    孙权很在意自己的形象,他想当汉高祖,不想被视为殷纣王,所以就破例召见了隐蕃。在这次召见中孙权问了隐蕃一些问题,隐蕃都对答如流,说起当今时务更是滔滔不绝,很有见地,也很有条理,让孙权刮目相看。

    召见中,孙权少年时代的同窗、江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