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十七、孙权摆下六道防线(第1/3页)  三国全史:全两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三国全史:全两册最新章节!

    大军未动,痛失张飞,刘备仍执意东征。

    消息传到武昌,孙权知道这一仗是非打不可了,立即做出部署,迎击蜀军。孙权任命镇西将军、右护军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统一指挥集结于荆州各地的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诸葛瑾、步骘、鲜于丹、孙桓等部人马,上述各部人马总数约为5万人。

    陆逊时年38岁,比诸葛亮小两岁,经过上次荆州战役的考验,陆逊的军事才能已炉火纯青,就任总指挥后他立即做出部署,将前沿各部人马分布于各处战略要点,摆下六道防线:

    一、由振威将军潘璋负责守固陵郡,这个郡是孙权私设的,包括巫、秭归、兴、信陵、沙渠五个县,与益州接壤,是荆州的西大门,构成第一道防线,潘璋兼任固陵郡太守,统一指挥本郡防务,郡内几处重要据点也都分兵把守,其中陆逊守巫县,李异守巴山,刘阿守兴山。

    二、由固陵郡沿长江而下是战略要地夷陵,这里由陆逊本人防守,陆逊命宋谦督水军驻守于枝江,命安东中郎将孙桓守夷道,与夷陵互为外援,形成阻击敌人的第二道防线。

    三、由夷陵沿长江再往下是江陵,也就是南郡郡治,由虎威将军朱然防守在这里,朱然自己坐镇于江陵,偏将军韩当兼任永昌郡太守,辅助朱然,成为夷陵的后援,可以看作是第三道防线。

    四、由江陵沿长江往下就是刘备、关羽之前在荆州的大本营公安,由绥南将军诸葛瑾负责防守,诸葛瑾这时还兼任着南郡太守,协助他守公安的是周瑜的次子、兴业都尉周胤,在公安附近还有建忠中郎将骆统率领的3000人马守在孱陵,归诸葛瑾指挥,构成第四道防线。

    五、为防备蜀军由长江北岸发起迂回进攻,命建威将军徐盛驻守当阳,徐盛同时还兼任庐江郡太守。

    六、为防备蜀军由长江南岸偷袭,任命鲜于丹为武陵郡都尉,守备在武陵郡,又命平武将军步骘率万人屯驻在长沙郡,以防不测。

    孙吴的人马不多,但布防的层次清晰,各部人马任务明确,以数道防线来扼守住几处战略要地,十分周密。

    吴军已摆好阵势,只等刘备大军前来。

    刘备率大军过了江州,出了三峡,首站来到了三峡东口的白帝城,刘备在此建立总指挥部,命前锋张南以及吴班、冯习等部继续进军。

    两军首战发生在巫县、秭归一带,吴班、冯习在此击破吴军的陆逊、刘异、李阿所部,分别占领了这些地方。这时已经到了曹魏黄初三年即章武二年(222)正月,刘备把总指挥部迁至秭归。

    在秭归,刘备遇到了曾做过关羽主簿的廖化,刘备十分高兴。关羽担任前将军后任命廖化为主簿,关羽兵败,廖化被吴军俘虏,后来他装死逃了出来。廖化一心回到益州,带着母亲昼夜兼程西行,走到秭归遇上了刘备。刘备肯定详细询问了关羽临死前的情况,廖化一一向刘备进行了汇报。廖化对荆州的事务很熟,刘备任命他为宜都郡太守,随军行动。

    刘备担心曹魏趁自己与孙权交战之际从江北发起突袭,于是升任偏将军黄权为镇北将军,让他督率江北各路人马以防魏军。在江南方面刘备有了意外收获,武陵郡的五溪蛮主动前来归顺。所谓五溪蛮,是指分布于沅水上游若干少数民族的总称,因他们主要居住于雄溪、樠溪、辰溪、酉溪、武溪五条溪流间而得名,其部落首领称君长。刘备治理荆州期间,曾在这一带设置黔安郡,对当地百姓有恩泽,各君长听说老领导刘备回来了,都遣使到军中请命,愿意充当攻打吴军的前锋。刘备大为高兴,命令侍中马良前往武陵郡招纳五溪蛮,分别授予各君长以官职,各部落都很满意。

    刘备原来或许想伐吴是场恶战,没想到开局如此顺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