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七、关羽命丧临沮(第1/3页)  三国全史:全两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三国全史:全两册最新章节!

    马上就要动手了,要不要提前告诉曹操?孙权很犹豫。

    孙权对曹操当然不能完全信任,告诉曹操意味着风险。但自居巢讲和以来孙权跟曹操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现在对付的是共同的敌人,这么大的军事行动应该知会曹操一下,至少打起来不至于误伤。

    所以孙权还是给曹操写了一封信,通报了他将要讨伐关羽的计划,但同时请求曹操不要泄露这个机密,以免关羽有所准备。对曹操来说这真是天大的喜讯,徐晃虽暂解樊城之围,但关羽仍然势力强大,襄阳、樊城总体上还是在被围攻的状态,此时如果孙权在关羽背后捅一刀,正面之围可立解,下面只需坐观两个对手去互殴就行了。

    然而,对孙权信中提出的保密请求曹操却拿不定主意,他征询众人的意见,大家都觉得孙权如果从背后动手是一件大好事,为了保证孙权顺利得手应该替孙权保密。董昭不同意这么做,他认为:“用兵在于谋变,以追求最大利益为目标。可以许诺孙权替他保密,但不妨把这个情报透露出去,有意让关羽知道。关羽如果退兵自卫,樊城之围可解,之后让孙权、关羽二贼相斗,我们可收渔利。如果秘而不露,只能让孙权获利,这并不是上策。而且,处在敌人包围圈中的我军将士不知道外面有救兵,粮食又很困难,士气肯定有问题,还是应该把消息透露出去。关羽这个人一向自负,虽然听到后方有变,但他自恃江陵、公安城池稳固,也不会马上退兵。”

    曹操认为董昭的分析有理,命令徐晃把孙权的信抄了若干份,故意射落到关羽营里,同时也射到樊城内。樊城的守军看到信顿时士气百倍,而关羽看到信后犹豫不决。信吧,又怕是曹操使的计;不相信吧,又怕是真的。

    关羽一犹豫,耽误了撤退的时机。

    建安二十四年(219)10月底,吕蒙率孙吴西进兵团悄悄抵达柴桑以西的寻阳,在此组织精兵和船只,把士兵藏在船舱里,让人穿着普通的衣服,扮作商人的模样划船,昼夜不停地逆流而上。

    这里的白衣并非全部是白色的衣服,如果江上突然出现很多穿白色衣服的人划船,那也是一件挺显眼的事,不符合秘密行军的原则。所谓白衣,就是着便装的普通百姓,其中也包括商人。长江沿岸有关羽布置的不少哨兵(屯候),吕蒙把他们全都抓了起来,所以关羽还不知道背后发生的情况。关羽留在后方负责军政事务的是南郡太守糜芳和将军傅士仁,糜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关羽向来心高气傲,一直瞧不起这两个人。此次出兵,糜芳、傅士仁还负责后勤保障,中间难免有供应不及时的地方,关羽很生气,威胁说回来后要收拾他们。

    关羽做事素来不讲情面,糜芳和傅士仁知道他说到就会做到,因此感到忧心忡忡,吕蒙了解到其中情况,决定不强攻,而是派人去劝降。吕蒙派的这个人是江东名士虞翻,他之前担任都尉,但脾气不好,说话直,跟大家处不好关系,多次犯颜谏争孙权,让孙权下不了台,前一阵孙权下令把他关在丹阳郡的泾县思过,吕蒙很欣赏虞翻的才能,他知道虞翻懂医术,就向孙权请求把虞翻放出来给自己看病,后来又让他一同来到荆州前线。

    公安城外,吕蒙给傅士仁写了封信陈说利害,派虞翻送去。虞翻口才一向很好,当年曾说服王朗和华歆投降,这一次傅士仁也被他说降了。虞翻建议把傅士仁一块带往江陵,糜芳看到傅士仁投降了,也开城出降,关羽眼里牢不可破的两座坚城就这样被虞翻的一张嘴皮子给说破了。

    吕蒙不费劲就到了南郡,江陵、公安是关羽的后方基地,将士们的家属多在此地,吕蒙进入江陵,释放了囚禁在此的于禁等人,俘虏了关羽及其将士家属,但不为难他们,给予抚慰,吕蒙下令不得骚扰百姓,不得随便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