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七十七、成都的两个府(第1/3页)  三国全史:全两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三国全史:全两册最新章节!

    建安十九年(214)夏,刘备率部进入成都。

    这是一次和平接收,按理应是一片忙碌而热烈的气氛,但刘备看到的却是混乱不堪。需要大家各司其职做好工作时,许多人却找不到了,刘备在街上溜了一圈,发现不少人一进城就急着跑到府库去抢东西,没时间办正事。

    刘备一向温和而又克制,尤其是对部下,但这一次,他不由得不生气。刚要发作,左右提醒他,这不能怪大家,因为命令是他自己下的,在围攻成都时他曾与众人约定府库里的东西都归大伙,他不要。以刘邦那样的匪气,攻破咸阳之际尚约法三章,刘备向来以仁义自许,怎会下达这么缺心眼儿的命令?难道是史记错啦?

    其实并非不可能,性格沉稳而克制的人往往也有轻浮和任性的一面,成都在眼前,梦想将实现,喝完酒,一高兴,顺口说了那样的话,不是不可能,尤其刘备,根据史记载,因为喝高了而言行失当的情况有好几回。领导高兴,那么一说,过后兴许就忘了,可这样的承诺大伙儿怎能忘?所以一入城将士们都放下手中的武器,忙着赶往府库,争着去抢里面的财物。

    这还没完,更不靠谱的还在后面。

    进了城,刘备下令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蜀中很富,是全国数一数二的繁华地区,打了二十多年游击战的刘备确实需要犒劳自己和部下。酒要喝,战功要总结,官要升,同时大赏群下。

    刘备这次赏赐,出手极为阔绰。据史记载,赏赐按功劳大小分不同等级,最高一档四个人,分别是诸葛亮、法正、张飞和关羽,赏赐标准是:黄金500斤,白银1000斤,钱5000万,锦缎1000匹。跟随刘备一路披荆斩棘的将士们个个兴高采烈,有人还嫌不过瘾,提出了更宏伟的想法,他们跑到刘备那里建议,要把成都城内的房产和城外的桑园、田地都分了。

    钱分完了分房产、地产,可见富贵如毒药,要么一点儿不沾,要么再也戒不掉。类似这种建议总有强烈的群众基础,刘备不好一下子拒绝,一向有主见的赵云听后反对:“霍去病当初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现在的国贼何止是匈奴,还没有到求安稳享乐的时候。只有到天下平定的那一天,大家各返故乡,再谈享受才合适。益州士民初罹兵革,遭受战乱之痛,田宅都应归还其主人,令其安居复业,然后制定差役、赋税政策,这样才能让大家安心。”

    革命尚未成功,先别谈论享受,哪天事业告成,一个个荣归故里,到那时再过荣华富贵的生活不迟,现在还远不是时候。刘备有时会冲动,但他决不傻,他当然采纳了赵云的建议,只是赵云做了回恶人。

    刘备进入成都后,即宣布复领益州牧。

    刘备之前的头衔有很多,有左将军、豫州刺史,那是朝廷正式任命的;有一个荆州牧,是孙权表奏的;来到益州后,刘璋表奏他为大司马、司隶校尉。但是,这个益州牧从来没有担任过,为什么称“复领”呢?

    后世有学者认为“复领”是笔误,但也有学者认为这个“复”是相对于之前曾担任过荆州牧而言的,是强调刘备现在集荆州牧、益州牧于一身。但推测起来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史故意装糊涂,这时候已经没人再会来表奏刘备了,如果被手下人“推举”,那刘备将很没面子。

    刘备不回荆州了,索性在成都开府治事。刘备开的“府”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左将军府,一个是益州牧府,是武和文两套班子。

    从武的方面说,刘备的左将军属四方将军之一,相当于大军区司令,根据本朝官仪可以开府治事。左将军府中设长史、司马各一人,长史主行政,相当于秘长,司马主军事,不是相当于团长的那个带兵的司马,地位要高得多,类似于武职的秘长,他们二人品秩都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