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六十三、马超造反了(第2/3页)  三国全史:全两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些他自己都很清楚,希望韩遂能早点归来,与自己一起共同匡辅国政。

    阎行回到凉州,呈上曹操的信,劝韩遂说:“我也这样认为,您起兵已经30多年了,外面已经兵民疲瘁,咱们所在的地方又地处褊狭,应该早些归附。我这次去邺县,向曹公主动提出把我的父亲送到京师,我认为您也应该送一个儿子过去,以表达自己的忠心。”

    韩遂听罢没有立即反对,但仍然犹豫:“这件事,还是再看上几年再说吧!”后来,在阎行的反复劝说下,韩遂还是派一个儿子跟随阎行的父亲一块去了邺县。

    马超不敢动手,韩遂表示归附,西边应该无战事了,所以曹操近来把精力都用在了合肥和荆州方向,在谯县大练兵,在涡水、淮水训练水军,都是为在这两个方向用兵做准备的。

    马超突然起事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这件事是由钟繇奉曹操之命进攻汉中引起的。

    建安十六年(211)春天,曹操命令驻守在长安的司隶校尉钟繇对汉中的张鲁发动攻击,夏侯渊所部当时正在并州平息民变,曹操命他们进入与相邻的河东郡,对钟繇进行支援。

    由于地理原因,汉中历来自成一体,从行政区划上说它归益州刺史部管辖,原来也是益州牧刘焉的势力范围,现在的主人是张鲁,已经逐渐脱离了益州刘氏父子的控制,成为独立王国。

    此时曹操的主要对手还是孙权和刘备,突然进攻张鲁让人有些费解。汉中之所以能自成一体,说明它的地理位置确实优越,不是那么容易攻占的。而关中虽然名义上归曹操所有,但马超、韩遂以及诸多割据势力都有很强的独立性,关中这块地方说变天就会变天。

    所以取汉中时机并不成熟,而放到整个天下来审视,曹操的正南面是刘备和孙权,东南面是孙权,西南面是刘璋,背后还有割据辽东的公孙氏,这些势力都虎视眈眈,寻找每一个机会与曹操叫板。在这种情况下汉中的张鲁似乎还没有达到优先解决的程度。

    或许可以认为,曹操进攻张鲁是要打益州的主意,他想抢在刘备和孙权前面占领益州,争取更大的主动。曹操有自己的情报系统,知道刘备、孙权那边都在盯着益州,诸葛亮、庞统、周瑜等人不约而同地阐述过益州巨大的战略价值,曹操和他的智囊们自然不会看不到。

    但如果要进攻益州,其复杂性和艰巨性丝毫不亚于取荆州或取江东,将是一场陆地上的“赤壁之战”,这么大的一场战役,派钟繇、夏侯渊去就太草率了,征讨小小的管亥、昌霸,曹操都亲自出马,这一次为何如此反常?

    所以主动攻击张鲁是一着让人看不懂的棋,弄不好就是一个败笔,就连在曹操手下从事司法工作的高柔都看出了问题,他听说曹操派遣钟繇、夏侯渊讨伐张鲁赶紧进谏,认为如此大规模用兵,韩遂、马超等人不会坐视不管,一定会有所动作,应该先平定关中,之后再说汉中的事。

    还有目前在许县担任尚的卫觊,他曾在关中长期协助钟繇工作,对关中事务很熟,他听说这件事后,也通过荀彧向曹操提出了建议,认为不宜惊动关中诸将,这些人没有太大的政治野心,安于割据现状,不动他们的地盘就不会闹事,让他们觉得有威胁,他们一定会联起手来反叛,事情就糟了。

    不同意见从各方传来,一向重视集思广益的曹操这次却更加反常,对大家的意见没有做任何表示和解释,继续安排向汉中用兵。

    钟繇担任司隶校尉,平时驻守在长安,但曹操的嫡系人马在关中很有限,关中是马超、韩遂的天下,除他们以外,还有杨秋、李堪、成宜等割据将领,称为“关中诸将”。夏侯渊率领的一支曹军主力刚开到与关中相邻的河东郡,立即引起了马超、韩遂等人的疑虑。

    马超等人一直担心曹操迟早会兼并他们,现在看到曹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