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五十三、贾诩欲言又止(第3/4页)  三国全史:全两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套,诸葛亮对孙权说:“天下大乱,将军起兵于江东,刘豫州拥兵于汉南,都在与曹操并争天下。现在曹操占领荆州,威震四海。根据眼下的局势,我为将军考虑,无外乎两条出路:如果能以吴、越之众与曹操抗衡,不如早下决心;如果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向曹操投降。”

    这些话让孙权听了有些不舒服,反问道:“如果真如先生所说,刘备为什么不投降?”诸葛亮摇了摇头,很一本正经地说:“田横是齐国的壮士,尚且能守义不辱。刘豫州是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如果成不了大事,那是命运不济,怎么能干投降敌人的事?”

    孙权大怒,这不是小看人吗?刘备是英雄,我孙权难道不是?孙权对诸葛亮说:“我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反而受制于人。我意已决,不是只有刘豫州能抵挡曹操,刘豫州失败了,还有我!”诸葛亮要的就是这个,别看他只比孙权大一岁,但老练得多,诸葛亮接着说:“刘豫州虽然败于长坂坡,但手下人马加上关羽将军统率的水军还有万人之多,刘琦所率的江夏郡人马也不下万人。曹军远道而来,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投降过去的军民又未必心服。将军如果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刘豫州协规同力,必然能打败曹操!”

    孙权听完,由怒转喜,立即召集会议进行研究。

    在江陵,曹操忙完接收的事也在考虑着下一步的行动。

    摆在曹操面前有两个选项,一是继续一鼓作气,解决掉江夏郡的刘备和刘琦;另一个是暂作休整,待明年春天再开战事。这两种方案各有利弊,连续作战容易犯轻敌冒进的大忌,曹军的主力此行虽然还没有经历大的战事,但一路南下已行进了1000多里,难免有所疲惫。而且,最近一下子接收了很多地盘和荆州的军队,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

    但放着敌人不打会给其喘息之机,刘备和刘琦联手自不用说,他们背后的孙权也不会坐视不理,这几股力量很容易联合起来,留给敌人的时间越充分,将来就越难打。

    曹操在江陵召开了军事会议,参加此次重要会议的是已抵达江陵的主要谋士,包括贾诩、董昭、陈群、和洽、华歆、王朗等人,以及刚刚加入曹氏集团的王粲、裴潜、刘廙、桓阶等,武将方面有曹仁、徐晃、任峻、满宠、曹纯、文聘等,还有担任水军正副指挥的蔡瑁和张允。会上,武将们都主张抓紧时间打,而参谋们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现在就打,另一派主张先不着急。

    认为现在不能着急的代表人物是贾诩,他认为:“明公过去打败袁氏,如今又收服汉南,威名远著,势力强盛,如果借助楚地之富饶,壮大武力,安抚百姓,使大家安居乐业,那么不用兴师动众江东自会臣服。”表面上看贾诩这番话等于什么都没说,此时天下形势仍未定,荆州虽然得手,但环绕于四周到处都是敌人,伸张和平主义还远远没到时候。

    但结果大家都知道,真让贾诩说对了,所以贾诩也许话里有话,他或许想阻止曹操此时东进,但有些理由他没有明说,而是说了一通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大话,这又是没有说服力的。贾诩不想说的理由也许是,此战并没有绝对的胜算。但是一路势如破竹,加上绝对的实力和高昂的斗志,说曹军有可能打不过已如惊弓之鸟般的刘备和刘琦,总会有人不服气,所以贾诩只说了一半就不再往下说了。

    此次会议也讨论了刘备是否会与孙权联手的问题,对此大多数人得出了怪的结论,他们认为孙权不仅不会与刘备联合,而且会杀了刘备,但大胡子将军程昱表示反对:“孙权刚刚继承权位,还没有树立起绝对权威。曹公无敌于天下,占有荆州,威震江表,孙权即使有谋略,但自知不能独当,刘备素有英名,关羽、张飞都是万人敌的猛将,孙权必然会帮助他们以抵御我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