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八、奔跑吧,皇帝(第1/4页)  三国全史:全两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三国全史:全两册最新章节!

    一天,献帝正一个人生闷气,忽然听到营门外人声嘈杂,喊声不断。献帝让人出去打听,才知道是李傕找的那些雇佣兵,一个个在营门外高喊:“皇上是不是在里面?李将军答应我们的宫女,在什么地方啊?”

    献帝又气又怕,侍中刘艾出了个主意,说贾诩这个人还不错,在凉州军里也有一定威望,不如请他出面摆平此事。刘艾找到贾诩一说,贾诩表示没有问题,一切包在他身上。贾诩摆下酒宴,请雇佣军的头目们吃饭,代表天子允诺封给他们侯爵,又赏赐他们不少东西,这些人心满意足后,开始打道回府。

    失去雇佣兵的支持,李傕实力大减。张济趁势提出了新的调解方案,双方不再互换儿子为人质,改换女儿为人质,同时鉴于长安已经残破,粮食也极为匮乏,张济愿意把天子及百官接到他的弘农郡去。

    激战了数月,李傕和郭汜都有点打不动了,对于新的调解方案,他们表示同意。这样被扣压在郭汜军营里的百官们重新见到了天子,大家都觉得必须趁着李傕、郭汜没有反悔,立即离开长安。

    兴平二年(195)7月,献帝携文武百官离开长安,这个时间大约是在曹操把吕布赶出兖州的前后。赶快跑,慢了就来不及了,献帝一刻都不想在长安待了。

    献帝在长安一共待了六个年头,这六年每天过的都是心惊胆战的日子,这段时间可以说是东汉帝国最黑暗的时期。不过对于今天的古都西安来说这段经历又非常重要,西安现在被称为“十三朝古都”,这十三个朝代里就包括短暂迁都在此的献帝初年的东汉,如果没有这段经历,西安只能称为“十二朝古都”了。

    护送献帝一行的主要是张济所部,除此之外还有杨定、杨奉和董承所部,他们也都是凉州军将领,手里都有一定人马,他们初步商定的目的地是弘农郡,之后再想办法回洛阳。弘农郡在今洛阳市以西,献帝一行行进的路线大约相当于出今西安市沿陇海铁路一直往东走。

    杨定在凉州军中的地位仅次于李傕,被封为安西将军,他跟樊稠十分要好,樊稠被杀后杨定一直心存不安,想尽快远离李傕,所以在献帝东迁的事情上他竭力支持,并愿意一同东进。

    杨奉原是李傕的部将,临阵反水,自然不愿意留下来。董承是灵帝刘宏的母亲董太后的侄子,论起来是献帝的表舅,何进上台后侥幸没被清算,董卓掌权以后他时来运转,因为董卓一度跟董太后攀过亲戚,董承也就成了董卓的本家,因为这个缘故董卓对董承给予了特别关照,让他到自己女婿牛辅的军中带兵,是献帝目前唯一能扯上血缘关系又能和凉州军搭上话的人。献帝对董承很看重,董承对献帝也忠心耿耿,献帝纳董承的女儿为贵人,董承不仅是献帝的表舅还是岳父。

    为了保证东归的顺利,献帝下诏擢升杨定为后将军,杨奉为兴义将军,董承为安集将军,为了让郭汜痛快放行,还擢升他为车骑将军。

    但是,献帝一行刚离开长安郭汜就反悔了。

    郭汜发现天子还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掌握天子就能发号施令、随意拜官封爵,跟自己当皇帝差不多,所以他不想失去对天子的控制,提出让献帝一行改去长安以北不远的高陵,那里是他的地盘。但是天子和百官们都不愿意去这个鬼地方,他们只想尽快离开长安,所以一致坚持去弘农郡,张济等人也都表示支持,双方相持不下,论实力又旗鼓相当。

    献帝使出了最后一招,绝食。郭汜担心事态恶化,同意献帝一行一边往前走一边再商量,就这样献帝一行到达了长安以东的新丰,即今西安市临潼区。郭汜还是不甘心,他表示不去高陵也行,但天子必须留在关中,他想让天子迁都郿坞。郿坞是董卓生前修筑的城堡,是打算自己养老的地方。郭汜的想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