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七、乱世里的窝囊人(第2/4页)  三国全史:全两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定会主动让位。”公孙瓒也是在镇压黄巾军时崛起的群雄之一,目前也在幽州一带发展,跟韩馥素有矛盾。

    袁绍按照逢纪的主意给公孙瓒写了封信,相约合击韩馥,事成之后瓜分冀州。当时幽州还不全是公孙瓒的地盘,他还有个顶头上司名叫刘虞,刘虞是宗室出身,担任幽州牧,威望又高,公孙瓒拿他暂时没办法,听说南面有便宜可占公孙瓒欣然同意。

    公孙瓒领兵南下,口口声声要去讨伐董卓,但目标直指韩馥。公孙瓒手下有一支彪悍的队伍,人称白马义从,纵横北疆无敌手。韩馥听说白马义从来了,吓得要死,勉强在安平打了一仗,被打败。袁绍本可以直接出面向韩馥下手,又觉得火候不够,于是走出了第二步棋,策反韩馥手下的头号将领麹义。麹这个姓不多见,可能与边地少数民族有关,麹义早年长期生活在凉州,精通羌人的战法,手下的人马都是精锐。麹义被策反的细节不清楚,作为一个派系严重的团体,有人被对手策反并不怪。韩馥只得又去跟麹义打,结果又被打败。

    这彻底摧垮了韩馥的心理防线,他有点顶不住了。

    韩馥平时重用颍川派,但这些人当个谋士可以,却没有自己的势力,冀州的真正实力掌握在本地派手里,本土派的颜良、张郃这些武将以及沮授、田丰等人并不真心支持韩馥,看到韩馥内外交困,他们也不打算真帮忙。

    本土派甚至想借公孙瓒的手把颍川派挤走,在这种情况下,韩馥有了退让之心。整个事件的幕后操纵者袁绍直到这时还没有公开出面,他看到火候差不多了,使出了倒韩的第三个步骤。

    袁绍派到韩馥那里展开游说的人包括郭公则、高元才、张景明等,这帮人到了韩馥那里连哄带吓,逼着韩馥让位。郭公则即郭图,本是韩馥手下颍川派的成员,这时已暗中投靠了袁绍。高元才名叫高幹,跟大学者蔡邕是一个县的人,也是袁绍的外甥。张景明的情况不详,只知道景明是他的字,他名叫张导。除了他们几个,颍川派的荀谌也暗中投靠了袁绍,他吓唬韩馥说:“公孙瓒乘胜南下,一路上各地纷纷响应,袁绍也带兵东来,搞不清楚他是什么意图,我真为将军感到担心哪!”

    韩馥当然更担心,问荀谌该怎么办,荀谌继续忽悠道:“公孙瓒势不可当,袁绍是一时之杰,不会甘作将军的属下。冀州是天下要地,如果公孙瓒和袁绍联合交兵于城下,危亡立待。将军跟袁氏有旧交,现在为将军计,不如举冀州以让袁绍。袁绍得到了冀州,公孙瓒就没办法来争,袁绍必厚待将军。把冀州交给亲近的人,将军就有了让贤的美名,今后一定会安如泰山,请将军不要多疑!”

    在郭图、荀谌等人车轮战式的忽悠下,韩馥被彻底洗脑,他坚定地认为目前只有让位这一条出路了,于是决定主动让贤。

    韩馥的决定让很多人大吃一惊,因为他手下有亲袁派,但也有反袁派。冀州别驾闵纯、长史耿武、治中李历都反对把冀州拱手让给袁绍,他们劝韩馥:“冀州虽偏远,也有兵马百万,粮食够吃十年。袁绍不过是孤客穷军,仰我鼻息,就像股掌之上的婴儿,断了他的奶马上就得饿死,怎么能把整个一个州让给他呢?”

    说的可谓实情,但韩馥此时已经毫无斗志,他只想尽快解脱,谁也说服不了他。韩馥派手下赵浮、程奂率精兵1万多人驻扎在黄河上的重要渡口孟津,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水军,听到韩馥让位的消息他们也吃惊坏了,赶紧回师。

    当时袁绍正在朝歌,赵浮等人率领的水军从这里路过,有数百艘战船,路过袁绍军营时正好是夜里,赵浮故意让大家整兵擂鼓,袁绍听得心惊肉跳。

    赵浮见到韩馥,劝他说:“袁绍正缺军粮,快要散伙了,不用十天半月必然土崩瓦解,将军只需闭户高枕,有什么可担忧的?”但是韩馥的脑子已经严重不好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