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元日(第1/4页)  武宣年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处理了李珏的事情之后,皇帝将玉玺封存起来,预示破五(正月初五)之前将不会再处理政务。

    但即使是这样,皇帝依旧不能歇息。

    腊月二十四,皇帝要手持一柄拂尘,前往各个大殿,象征性的挥舞几下,寓意除旧。

    腊月二十五,皇帝要带领内侍,在每一个大殿门口放置一枝桃木,寓意驱邪避灾。

    腊月二十六,皇帝便要忌荤腥,忌酒,忌女色,每日沐浴。

    腊月二十七到二十八,皇帝要前往各个大殿,祭拜神灵,请求庇佑。

    腊月二十九日,皇帝便要祭太庙了。

    按照古制,祭祀太庙,当在除夕前一日,每逢三年为大祭,称之为“禘”,每逢五年又一大祭,称之为“祫”,祫与禘又合称为“殷祭”,也就是大祭祀的意思。

    每逢这个时候,当将太庙中所有的宗室排位集中起来,进行祭祀。

    刚好这一年应该进行禘祭了,所以在皇帝斋戒的这段时间内,便已经差遣人将东配殿(供奉有功宗室神主的宫殿)与西配殿(供奉有功大臣神主的宫殿)的神主都集中到享殿(供奉历代皇帝以及帝后神主的大殿)。

    在腊月二十九这一天日出之前,皇帝便要起来,换上祭服前往太庙。

    而宗室的官员更要起的早,洗漱换好祭服之后,赶往太庙。

    他们要在宗室中长者的带领下前往后配殿(供奉建国后追封帝王以及帝妃神主的大殿,也称之为“祧庙”),再以长幼次序将神主恭敬取下,并按照长幼次序前往享殿,将神主按照次序安放,而后退出享殿。

    皇帝再入殿,至祭拜位,太常寺太祝宣读祝词,并举行请神仪式,皇帝则按照次序,一一祭拜帝王及帝后,并燃香火,礼毕后回到祭拜位,与太祝一起行跪拜礼。

    舞乐起,皇帝向诸神主献上三牲,待舞乐毕,将皇帝将祭祀用的酒肉赐给一起祭拜的宗室成员,称之为“赐福受胙礼”

    宗室成员受赐之后,再与皇帝一起行跪拜礼。在此期间,太祝会将祭祀用的祭品焚烧以示祭祀通达祖先,禘祭便完成了,皇帝与宗室成员按照次序离开。

    而腊月三十,是皇帝最为忙碌的时刻。

    大清早皇帝就要起来,过目赏赐大臣的礼单,指出其中不合理之处。

    岁末,各地臣子纷纷进京述职,人数最多时可达到万余人。而皇帝为了慰劳这些大臣,会赏赐一些礼物,由此可想,礼单有多么庞大了。

    之后,皇帝还要过目家宴的菜肴名单,选定晚上家宴的菜肴。酉时,皇帝便要前往麟德殿,与宗室成员、嫔妃、皇子等参加家宴。

    而此时,皇帝还会将家宴上的菜肴赐给进京述职的、有功劳的将军,以示恩宠。

    同样的,大臣们的也会在家里举行家宴。

    往年,李德裕仕途动荡,他整日唉声叹气,根本就没心思过年。

    可是今年不同了,李德裕一扫往年的颓势,让李寿山大办年货,并在各处张灯结彩,准备热热闹闹的过年。

    申时五刻的时候,李德裕等人便要在正堂落座,等待开宴。

    因为是在屋内,所以坐席以东向为最尊,当然由李德裕夫妇坐,而南向为次,由李遥夫妇坐。

    接下来是北向坐席,由谭泽露与郭淮璧坐,地位最次的西向由李德裕的学生、集贤殿大学士李回与李德裕的外甥女婿、吏部郎中李让夷坐。

    昼刻尽,酉时到,鼓楼与钟楼齐鸣。整个长安城像是收到信号一般,纷纷点燃烟花,整个夜空便充斥着各色绚烂的光芒。

    乐工们吹奏起曲子来,舞女们随着曲子缓缓舞蹈,李德裕举起酒杯:“诸位,这第一杯酒,我们共饮”

    众人举杯示意,一饮而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