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不是失策(第1/3页)  武宣年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陛下,内侍监仇士良大人求见”,马元贽如实相报。

    皇帝起身,负手向湖:“宣”

    仇士良走到皇帝身边:“老奴拜见陛下”

    皇帝摆手:“不必多礼,如此急匆找朕可是有要事上奏?”

    仇士良顺着皇帝的话说:“什么也瞒不过陛下圣察,老奴听闻汴州大灾,陛下在遣使人选上犯难,特来为陛下举荐一位贤人,既可救万民与水火,又可彰显陛下仁德”

    皇帝转过身子来望着仇士良:“哦?何人?”

    “当朝宰相,中书侍郎牛僧孺”

    “为何?”

    “牛侍郎自先帝在时就已经在政事堂总理政务,处事稳重,轻重缓急得体。太和年间淮南亦有水患,牛侍郎处理合理,先帝是嘉奖过的。而门下李侍郎,先帝在时,久镇边关,熟悉战阵却不熟悉治水,就算有谭泽露佐谋也恐难当大任”

    这最后一句,是说到皇帝的心坎里了。

    皇帝没有立刻说话,凝神看不远处那一对正在单脚独立的白鹭。那两只白鹭一动不动望着水下游戏的鱼儿,待鱼儿放松警惕,便突然啄击,将鱼儿捉住吞下肚子,再继续呆立,等着下一只鱼儿。

    “朕知道了”,皇帝转身离开了太液池。

    皇帝不似之前那般步履匆匆了,脸色的忧色减了不少:“马元贽”

    马元贽赶紧上前:“奴婢在”

    “传旨到中书省,拜牛僧孺为检校门下侍郎,户部侍郎,加宣武军观察使,往汴州都督治理水患,救助百姓。明早你代朕往春明门为其送行,望其不辱皇命”

    “奴婢遵旨”

    马元贽往中书省传旨之后,中书省第一时间将圣旨拟好,而后交与门下省审核,李德裕在看到圣旨之后,浑身都在颤抖,许久才说一句:“臣遵旨”

    待圣旨发往尚书省执行的时候,李德裕黯然离开门下省,回到自己的府邸。

    今日谭泽露依旧是点卯之后便离开大理寺,回到李府,当他正准备午休的时候,李德裕推门而入:“先生好生清闲,这大理寺难道没有一点公务给先生处理?”

    谭泽露见李德裕阴沉着脸,反而面露笑意:“看来门下省也不忙”

    李德裕哼了一声,跪坐下来:“我现在可真的成了闲人了,再过几日,怕是也要和先生一样整日在家赋闲,抚膺长叹了!”

    谭泽露走到李德裕面前坐下:“不,过一段时间,阁老会倍加繁忙,一跃成为朝廷股肱,陛下之依仗,到时候怕是连回家的机会都没有了”

    李德裕强压怒火:“先生此言何意?如今牛僧孺已被陛下拔擢为遣使,以观察使的身份前往汴州处理水患,待回朝之日,必是荣耀加身,成为陛下唯一之依仗。李某何德何能?先生糊涂了吧”

    “是阁老的就是阁老的,谁也抢不走”,谭泽露伸了一个懒腰。

    李德裕皱起眉头:“嗯?”

    “此番阁老与牛僧孺相争,陛下必定是无法权衡选择。但仇士良、鱼弘志一定会进言陛下,左右陛下的选择,阁老被留守京畿理所应当”

    “什么?你的意思是,仇士良向陛下举荐了牛僧孺?”

    谭泽露点头:“必定是”

    “可是···”

    “仇、鱼两人久在宫闱,历经数位皇帝,掌权而不衰,靠的不是与谁结盟,而是八面玲珑,左右讨好,一切以利益为准。这次之所以会帮助牛僧孺,是因为有我在。两人知道,我与他们仇怨颇深,只有我还在,他们就有危险”

    “选择帮助牛僧孺,明面上是排挤阁老,暗地里是在针对我。而且不仅仅是此次,往后只要我还在,两人必定是倒向牛僧孺的”

    李德裕不明白了:“这么说,先生早就知道陛下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