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三章 一时嘴欠,不带这样逼妖读(兵)书的(第1/3页)  我妖姓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边境暂无大的战事。”郭子仪的脸色有些沉重,“前些日我从河朔一带回来,打听到一些事。”

    “那里好像是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的辖地。”王越道。

    “确实如此。平卢、范阳、河东三镇乃是河朔的三大重镇,其兵力总起来近二十万,为边境之军的四成。这几年频频传来与契丹、奚人作战的捷报,每次进京必会献上大量的战利品,陛下对他尤为器重。”

    “若仅是如此,我倒是觉得没有什么。”

    “可...那日晨间我偶然在他的营地几里之外发现了一具契丹人的尸体,看其装束应该是某个酋长的侍卫。”

    “按理说,契丹人被杀害在安禄山的营地外却不该无人发现处理。”

    “当时,我在附近察看了一下,发现一处地方的土是新翻过的。”

    “后来,我叫上我的随从将那块地方挖开,竟从中挖出了契丹酋长的尸首!”

    “我觉察到此事有些蹊跷,便派人偷偷潜入安禄山的营中打探消息。”

    郭子仪顿了顿,王越追问道:“打探到什么?”

    “安禄山曾几次相邀契丹和奚族的部落酋长到他军中赴宴,刚开始我以为他们是去商谈议和之事。”

    “但他们去过之后便了无音讯,想来该是遇害了。”

    “此事若是让契丹和奚族人知道,怕是要兴兵犯境。”

    郭子仪拱了拱几案上的茶杯。

    “先生觉得安禄山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王越端起茶壶往茶杯中倒入茶水,这茶是什么滋味他已经尝过,显然不会再尝一次。

    茶水溢出了杯外:“重新挑起战事……此人,恐怕已经心生叛乱之心。”

    他曾从军几十载,何事没见识过?平定的大小叛乱不少于百起。

    武将叛乱始于拥兵自重。

    安禄山暗地里做这些事,盖是看到了大唐金玉其外的态势。

    “先生所言,正是我心中所忧之事。”

    ……

    苏玥叼着个梨果走来,手上托着一盘瓜果。

    还是琴仙对她好,记得出门前给她留下了一篮子瓜果解馋。

    “师父,你们在聊什么呢?”

    王越在与郭子仪谈论行军用兵之道,见她这时来了,说道。

    “玥儿,假若你现有骑兵两千,步兵六千,而敌军亦有精兵三万,何以破敌?”

    兵法?

    她前世倒是因为闲着无聊粗读过几本,稍微有点印象。

    “兵力悬殊,不可正面破敌,因而当用谋策。”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若附近山林环立,可先行将四千步兵和一千骁骑伏于山谷两侧,命其余兵马伺机佯攻敌军,假作败走,引其大军进入山谷之中。攒射三轮,令其军阵大乱,然后冲阵杀敌,必可大破敌军。”

    “不过,倘若敌将熟知兵法,一旦此计败露,定有被包抄覆灭之险。此计,当慎用。”

    凡先处敌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破敌之法,简言之便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不待数日,敌军军心涣散,便可一举破之。”

    苏玥轻笑着咬了一口梨果,“师父,我答的怎样?”

    战场上瞬息万变,纸上谈兵再有道理,放到战场上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听到她说的这些,王越霎时震惊起来。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短短十六字竟是涵盖了兵法之道的精要!

    “玥儿,快告诉为师,你可曾读过兵书?!”

    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