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送美女回家 下(第2/3页)  丑男歌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极的感觉。是欢喜?是感激?还是……朱金玲不敢多想下去了,她只是沉浸在这感觉中,静静地体味着,享受着。

    张三看着这丫头的样子,就知道她又走神了。经常在说话的时候走神也是朱大美女人缘不好的原因之一,起码交谈对象会觉得朱金玲不够尊重人。张三只能苦笑。这丫头要提高情商可不容易。不过好在她也知道自己的弱点,也有改正的决心和勇气,并能逐渐拿出行动来。否则张三也不敢轻易接近她。

    于是两人又奇异地沉默了起来,直到两人下了车,朱金玲这才开口:“对了,三,你决赛准备了什么歌曲?”

    张三想了想,说道:“是一首根据流传千古的唐诗衍生出来的歌曲。”

    朱金玲会心地笑道:“你还真是把古代文化在歌曲中贯穿始终吧。是什么唐诗?”

    张三抿了抿嘴唇,思考了一会儿,才说道:“我告诉你,不过你可不要对别人说,连乐队的其他人也不行!”

    朱金玲闻言,心脏几乎要跳出喉咙来了。她胀红着脸,用力地点着头,生怕张三看不出她保密的决心。

    张三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忍不住又笑起来。他决定也对朱金玲敞开一部分心扉,和她的关系再拉近一点儿。

    “你知道《枫桥夜泊》吧?”张三问道。

    “知道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我很喜欢这首诗和它的意境。”朱金玲说道,“张继虽然在历史上籍籍无名,只能通过他的好友诗人刘长卿的诗文来了解他的一点生平,但是他的这首诗真的是最出色的唐诗之一。你莫非要唱这首诗?”

    说到最后,朱金玲忍不住有些激动了。诗是千古绝唱,而张三又是音乐才子,他要给这首诗谱曲,光是想想都让她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

    张三苦笑摇头:“我哪敢给这首诗谱曲啊,不怕被人打死么?我只是根据诗意和自己的感受来创作。”

    没错,张三准备的决赛歌曲就是岭南音乐兴盛时期与李海鹰并立的岭南乐坛两大幕后高峰之一——陈奇的《涛声依旧》。在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岭南乐坛在华国是原创流行乐的圣地,而陈奇词、李海鹰曲的作品不断推出,并通过毛宁、杨钰莹、甘萍、林萍等歌手的口传唱整个华国。而陈奇和李海鹰最好的作品,在张三看来都是他们独自作词作曲的作品。李海鹰是《弯弯的月亮》,而陈奇则是《涛声依旧》。

    在创作《涛声依旧》前后,陈奇也创作了大量中国风的作品,比如《敦煌梦》《梦江南》《灞桥柳》《九九女儿红》等作品,其中不乏精品。张三前世就很喜欢《梦江南》。就他个人来说,他认为陈奇的作品比方文山的作品更有资格作为中国风的代表。而且陈奇也是国内开歌词演唱会的第一位词作家。但他所有的作品影响力,包括非中国风的《我不想说》(杨钰莹演唱)、《大哥你好吗》(甘萍演唱)、《为我们的今天喝彩》(林萍演唱)、《高原红》(高原红、容中尔甲演唱)等都不如他创作给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大。仅从歌曲的意境来说,这首歌曲堪称是中国风歌曲的代表作。

    当然,选什么歌曲对张三来说并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他在恢复记忆之后第一次选择和别人分享自己部分的内心秘密了。这个人很有可能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伴侣。

    朱金玲却还不知道张三的心事,只是笑着鼓励道:“就算是引申出来的那也了不起了。不如到我家去练习吧。我家有贝希斯坦最好的型号,你弹起来肯定会更有感觉的。”

    这么快就被约到家里去了?张三心里笑了起来。不过这个举动对于朱金玲来说也很正常。她的情商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把太多的精力和智慧投入到音乐中了,以至于她对人情世故疏远起来。像现在这样,她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