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7章 主导权之争(第1/4页)  三国求生手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幽州,广阳郡,蓟城。

    蓟城乃广阳郡治,也是幽州州治,在接下来的一千八百多年里更会有不少朝代定都于此,当然也包括我大天朝在内,足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

    袁熙自从主动出击攻打寇边的胡人失利后,只得退归蓟城请求增援。

    不过在等待援军的同时他也没有空下,或许是被打痛了,对此事认真了起来,一边派出斥候打探消息,一边派遣使者赴一些大的胡族头领处交涉,寻找解决事的办法。

    一番调查下来,发现胡族滋扰边境之事果然有人在背后推动,而嫌疑人果真指向了曹任命的护乌桓校尉阎柔。

    而袁熙试图与胡族大人交涉解决的企图却并没有收到多大成效。

    幽州一带的胡族况十分复杂,在西汉时期,此处统一归属于东胡王管辖。

    不过当时匈奴出了一代雄杰冒顿单于,冒顿连用示弱、麻痹、突击等战术一战克定东胡,将匈奴的疆域向东极度扩张。

    虽然此地的胡族先前被统称东胡,但实际上是与匈奴一样,由大大小小的聚落组成,其习俗、语言也不完全相同。

    东胡灭亡后,最大的两支胡族分别遁逸远走,一支去到了鲜卑山下,从此以鲜卑为名,另一支去到了乌桓山下,从此以乌桓为名,是为如今的鲜卑与乌桓二族。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的部族聚落则游离其间如风中浮萍,谁强便倒向谁。

    提到乌桓与鲜卑,便不能不提二十年前的鲜卑雄主檀石槐。

    当时匈奴被大汉击败,北边的大片地区出现权利真空,而大汉尚且没有能耐把这些地方纳入治下,便便宜了鲜卑人。

    经过数代人的发展,鲜卑已经完全囊括了以前匈奴人的地盘,成为大汉又一个恶邻。

    檀石槐尤其是其中佼佼者,他也复制了冒顿单于的老路,强势地把一盘散沙一般的鲜卑各部揉捏到了一起,建立了公认的鲜卑王庭。

    为了便于管理幅员辽阔的领土,檀石槐把鲜卑分为三部,各设大人管理。

    从右北平郡以东,直至辽东郡,连接扶余、濊貊等地称为东部鲜卑;

    从右北平郡以西,直至上谷、代郡等地为中部鲜卑;

    从上谷郡以西,直至汉地敦煌郡、乌孙等国,为西部鲜卑。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一个帝国的强盛若是寄托于一个明主上,也总是会因为明主的亡故而迅速消弱。

    二十年前檀石槐老病故,之后的继承人一代不如一代,偌大个鲜卑帝国便迅速衰败下来。

    反而是他们的对手乌桓部族倒是出了一名年轻有为的豪杰,蹋顿。

    乌桓部族因为生活的地区较为接近汉人,与汉人之间的关系要比鲜卑和睦得多。

    这一点,从汉人官员设置便看得出来。

    护乌桓校尉比二千石,属于常设的职务,而汉人官职里唯一与鲜卑有关的,便是曾经临时设置过的破鲜卑中郎将。

    一曰护,一曰破,足见对二者的关系亲疏远近。

    中平四年,西凉羌乱久久不能平息,时任车骑将军张温下令调派乌桓骑前往平叛。

    当时故中山相张纯自荐而不得用,恼羞成怒之下,骗交好的乌桓部族反叛。

    然而张纯是个战五渣,朝廷只是派了些人领幽州本地兵马便把张纯打得慌忙逃窜,纯靠乌桓首领丘力居挽回面子。

    其后朝廷派遣曾担任过幽州刺史,在胡人间素有名望的刘虞出掌幽州。

    刘虞到幽州后对胡人好生安抚,并悬赏张纯、张举等反贼。

    乌桓人立刻就跑去向刘虞示好,张纯也被其门客刺杀献首。

    再其后,公孙瓒与刘虞生了龃龉,不遵收刘虞安抚胡人的政策,屡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