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4章 庞士元的见闻(第2/4页)  三国求生手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民说哪里的方言,他们家中的少年孩童却多会说河洛官话,且个个看上去衣着整洁精神气儿十足。

    经过询问才得知,这些孩童都能去附近县校乡庠就学,不但免收束脩还能享受免费的餐食,在学校里尽数用河洛官话教学,故而如此。

    在与这些屯民的攀谈过程中,庞统了解到了他们过往时日里各种各样的苦难生涯,并深深感受到他们对于来到常山后生活状况的满足。

    有屋舍可以遮风避雨,有衣服可以御寒,有可以管饱的粮食,大冬天里甚至有郡县分发的煤炭取暖。

    最关键的是,有一大片田地供给他们垦殖,国相颜良曾许诺,只要他们安心垦殖,人人都能分上一片田地传给后世子孙。

    屯民里还有不少人为了能够早日分到田地,主动要求参军杀贼。

    当庞统来到滹沱水上游的西柏陂时,看到陂池四周尽数是丰沃的良田,边缘还养着不少鸡鸭猪,陂池里还有不少渔民捕鱼捞虾。

    从附近的乡人口中得知,此处原本是一大片低洼地,因为常常遭受水灾,地力贫瘠,往往播种下去遭了水淹后颗粒无收。

    是国相颜良从钜鹿请来治水名家马道嵩,动用人力上万,主持开挖储蓄了这个占地宽广的陂池,用来泄洪蓄水。

    自此之后,再无水患滋扰,更将一大片贫瘠之地滋养成了丰沃的乐土。

    庞统来到灵寿县境内,此处不仅有房山铁官,更是房山营的驻地。

    他看到沿途的车马商旅不绝,大都是运输诸如铁料、铁器、木材、煤炭等物资,一个边缘县城显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态。

    在灵寿县境内,庞统遇到了一个同伴。

    这个同伴与他同名不同姓,且同样都喜欢到处走访游历,那便是山阳人仲长统。

    他与仲长统之前素未谋面,但也在六山学院中听闻过其人名声,相遇后却立刻成为知交好友。

    因为二人都有一双洞悉世情的眼睛,愿意去细究事物背后的真理。

    庞统毕竟新来常山,走的地方还不够多,他从仲长统的口中了解到了更多。

    比如常山与冀州其他郡国的比较,以及去年以来常山境内发生的种种变化。

    他了解到盐铁酒专卖制度虽然被获准在常山与中山、赵国二地一同施行,但二郡实施的力度与效果都略有不及,时常有人私运私酿私卖货物,而二地并不能完全禁止。

    只有常山贯彻得最为彻底,若是胆敢违反禁令,抄没的力度足以让不法商贾倾家荡产。

    在仲长统的建议下,他们一同去到井陉县拜访了井陉县令崔琰。

    崔琰是郑玄弟子,素有德名,便是远在荆州的庞统也有所耳闻。

    若说仲长统看待事物是以一个局外人的立场与角度,那么崔琰看待事物便是以执政官吏的立场与角度。

    崔琰与庞统、仲长统二人陈说了他来井陉之前,当地的百姓贫弱,仓廪空虚,文教不兴。

    而他来之后,先是劝稼穑,事农桑,再兴文教,办学校,更在井陉南边的山间开挖煤矿,疏浚甘陶水等河流,兴建码头,将煤炭源源不绝地贩运到其他地方。

    这一切都有郡府的大力支持,提供人手钱粮,优先供给新式农具,帮助推广煤炭,解决销路。

    不过区区半年,井陉大为改观,虽然还比不上元氏、真定等上县大邑,但百姓富足安乐,生活有了盼头。

    崔琰还说,常山境内已经把地方官吏应该在何时做什么,应当如何做渐渐细化,若是假以时日,即便是换上一个平庸的官吏,只需按部就班也能延续前人的善政。

    离开井陉县后,庞统与仲长统二人结伴西行,穿越井陉道去往上艾县。

    在陉道中间,二人迎面遇上一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