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2章 浑水摸鱼(第1/3页)  三国求生手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却说开启支线任务的颜益伪装在商队之中,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来到了襄阳城外。

    襄阳一地自春秋时期便建有城池,不过当时并非用作民用,而是用作军用,名曰北津戍,乃是楚国为了控扼此处码头要津的军城。

    随着秦汉先后混一宇内,中原各地的军事要津统统失去了作用,北津戍因着南北通衢而渐渐发展繁荣,聚集了大量人口。

    汉高祖六年,于襄水之阳新建襄阳城,始设襄阳县,从此有了如今的名字。

    原本襄阳城只是南阳郡与南郡交界处的一个繁华大城,其政治意义尚未凸显。

    而在刘表为荆州刺史后,以为武陵郡内的汉寿县太过偏远,不利于与中州联系,遂移镇襄阳,才使得襄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荆州第一城。

    不得不说,刘表的眼光十分独到,襄阳四方通衢,商旅辐辏,周边皆是沃土,民人广聚,又控扼汉沔,有天险为凭,的确是坐地自守的上好根据地。

    当时宇内形势错综复杂,不说远的,便是荆州境内亦存在多股势力。

    袁术为了避祸,从雒阳南下南阳,虽然董卓为了表示与袁氏和解,表袁术为后将军,但袁术接下了官职,却拒不北返,而是在南阳招兵买马准备勤王。

    袁术虽为后将军,然并无征调当地兵员,辖制当地官员的权限,不过袁氏四世三公,家又在汝南,对南阳的影响极大,地方上有不少人响应。

    当时的南阳太守张咨却对袁术侵夺他权限的行为有所不满,但也碍着袁氏的名声不敢明面上抗衡,只是并不配合。

    袁术骄横惯了,哪里容得下地方二千石忤逆,遂指使长沙太守孙坚以牛酒礼咨,诱张咨明日赴军营答谢。

    孙坚设下酒宴,诱缚张咨于帐中,使主簿审问张咨为何不修道路,不供军资,最后竟于军门前斩之。

    张咨既死,郡中尽皆震慄,无求不获。

    孙坚到鲁阳,以南阳献之,袁术遂报纸以李投之以桃,表孙坚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

    刘表到荆州是在这些事情之后,接替的更是被孙坚先一步杀死的荆州刺史王叡。

    面对袁术、孙坚这对要名望有名望,要武力有武力的对手,他哪里敢有什么脾气,只得捏着鼻子看着荆州首郡南阳为袁术霸占。

    好在袁公路乃是当代作死小能手,没过多久就把自己给玩残了。

    他眼高于纵横家们最喜欢的世道是什么?是国泰民安四野无事?不,是兵荒马乱诸侯交争!

    他原本还认为荆州远离中原战乱太平无事,有些施展不开手脚时,却恰巧遇到了这场战事,心道岂非天助我也?

    颜益想起了临行前族兄颜良对自己说的那番话:“浑水才好摸鱼,荆州的水若太清了,不妨把它搅浑一些。”

    颜益对此话颇以为然,还曾在路上对李三转述过,不料李三却对摸鱼这个词颇不能苟同,好似有些不为外人道的心结,颜益也搞不太明白。

    带着颇为欣喜的心情,一行人进入了襄阳北门,至于进门时遇到的些许小麻烦,颜益也没太放在心上,自有苏双与冯掌柜打点。

    由于他们一行明面上的身份是行商,便光明正大地进入襄阳南市,租赁了个宽大待院子的商铺安顿。

    不过因着人多,颜益又寻了个由头在城中逆旅另租住了个小院子,正好方便他行动。

    比起从上党南下时的毫无头绪,只有一份语焉不详的名录,因着在进入荆州后机缘巧合救下了杜畿,得到居留荆州数载的杜畿指点,颜益如今心中已经渐渐有了主意。

    虽说司马徽、庞德公在族兄的名录上只是标为四星和三星,且属于重要且并不必须拉拢的人物,然而根据杜畿的形容,二人名高德彰,身旁多汇聚南土风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