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2章 南方来客(第1/4页)  三国求生手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建安五年十二月廿一,晴。c∮,.⌒.o≈

    赵国丘县到常山房子县的县道上,一行百余人正迤逦向北。

    这行人里有老有小,大多数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各自背着大包小包携家家带口而行。

    有些个行李多的,则会推着一个独轮鹿车,上边堆着一些锅碗瓢盆之类的器物,甚至还有淘气的小娃娃爬在车斗里。

    在人群之,还夹杂着几辆牛车,牛车上载着的都是各家各户里年迈的老人或是生病体弱的病人。

    若是仔细去听,会发现这些人口音各不相同,有些cāo)着陈留、济口音,有些cāo)着济北、东郡口音,还有些cāo)着河内口音,显然并不是来自一个地方。

    人们的衣着虽然简陋,但还算是厚实,不会在寒冬之冻着。

    从神色上看,虽然一些成年人眼里偶有茫然之色,但老人眼里更多的是欣慰,儿童眼里则充满了对新奇事物的向往。

    在队伍最前头,则有几辆相对华贵一些的马车,马车上的人衣着更体面一些,神也更自若一些。

    为首的两辆车里,分别各坐着两名男子,都在相对叙话。

    第一辆车里两名男子作士人打扮,俱都是二十出头,正是常山主簿田灿与辛评之侄辛儒。

    田灿自从随颜良去到常山之后,被任命为主簿,然后没待了多久就因为要游说盐铁酒之事而返回邺城。

    成功推动专卖制度获得批准后,颜良又给他下了个新的任务,一开始是让他寻觅精通铸冶事的工匠,之后又扩大到了落魄儒生、精通农事、木器、泥瓦的工匠,最后更是连普通流民都一应收容。

    田灿其人,虽然比起其父田丰的多谋能断而言要逊色不少,或者说还没经历太多的云谲波诡,还没成长起来。

    不过田灿的脾气也与其父大不相同,田丰刚直,资历又老,素来不假颜色,但田灿却是标准世族子弟,颇长于交游,友朋遍及河北。

    先前田丰入狱之后,田灿多方奔走,让田丰在狱的子过得还不错,他甚至还求到了刚刚从战场返回邺城的颜良府上,足可见其人也深知变通之道。

    颜良把他放回邺城负责游说以及招募人才,倒也是人尽其才。

    田灿也乐得在邺城交游上下,小子过得如鱼得水,颇有些乐不思常山之态。

    这一回田灿又在邺城收容了些落魄儒生、工匠、流民,准备组织起来一起送去常山。

    原本田灿还不打算自己走一趟,打算过完了正旦之后再走,却被他老爹田丰一顿臭骂,说他整里不务正业,为常山主簿却天天停留在邺城诗酒唱酬。

    田灿便只得灰溜溜地收拾行装北上,亲自护送这批人手去常山。

    坐在对面的辛儒则况不同,他与田灿年岁相仿,之前在邺城也经常打交道。

    辛儒刚刚受族叔辛评所托,跑了一趟卢县,原本是想要在青州有所发展,却不料这一行并不太愉快。

    回到邺城后,辛儒去找田灿,想要把张郃托付的胡铁匠一家交给田灿交差。】,.@.∞o

    田灿是个人来熟,知道辛儒有才具却不得施展,便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他去常山看看。

    田灿把常山与颜良说得花好稻好什么都好,且不少美职虚位以待,让辛儒颇为意动,恰巧先前辛评也提过让他可以去常山找另一个族叔辛毗,他便答应随田灿走一遭。

    第二辆车上坐着的二人却年长得多,主位上的一人年约四十许,穿着一袭士人常着的便袍,虽略有风霜之色,但显得神完气足,正是青州刺史袁谭为了帮父亲袁绍治病而荐举来的名医樊阿。

    樊阿甫一到邺城便指出袁绍之疾在于心,若心疾可除,上治病自然而然会消除。

    樊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