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1/4页)  三国求生手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因为得了田丰的允诺,答应帮忙游说崔琰出任元氏县令,所以饮宴后的第二天,颜良早早出了门,去田丰家接上田丰,然后一同往崔琰的宅邸而去。】八】八】读】书,.2√3.¢o

    崔琰投附袁绍比较迟,大将军府附近的宅第早就没有空置的,所以只得赁了邺城东北角的居所。

    原本冀州的州治在常山国高邑县,但高邑哪里如邺城繁华,所以自从袁绍入主冀州后,就迁治邺城。

    邺城本就是名城大邑,在成为冀州治所后,更是几度修建,端的是一片繁华景象。

    城池的西北角处是各处官署和高官的居所,而东北角则住着诸多士族,大都是跑来邺城混个脸熟,以求上进的那一类。

    所以当颜良与田丰联袂经过时,有不少人上前问候,但大多数人的身份还太地位,颜良根本就不认得几个,反倒是田元皓时不时与某些人简短交谈一两句。

    颜良虽然不认识崔琰住在哪里,但田丰显然熟门熟路,引着他来到一处地段比较清静的宅邸前,刚想去应门,却听到有人唤道:“可是田别驾当面?”

    转头看去,却是两个文士,一者年龄较大约莫三十余,一者年龄较小约莫二十六七。

    颜良当然是一个都不认得,但身旁的田丰却笑道:“原来是文理与稚让,汝等也是来寻崔季珪的么?”

    较年长者答道:“正是,我等听闻季珪抱恙在家,故而上门一探,却是正巧遇见别驾与颜府君。”

    颜良一脸懵逼,看来来人认得他,还知道他已经被任命为常山国相,可自己连他是谁都不知道。

    田丰好似看出了颜良的疑惑,指着较年长者介绍道:“此乃清河公孙方,字文理,昔年曾与崔季珪一同就学于郑康成。”

    颜良一听说是崔琰的同学,连忙笑著作揖道:“原来是郑公高足,幸会幸会。”

    公孙方也作揖道:“方久慕将军英名,昔日在城外看大军南下时就觉得将军身具不凡之姿,此番果然建下大功,令人景仰。”

    颜良对此等吹嘘只是笑笑,并不多言,田丰又指着令一人介绍道:“此乃清河张揖,自稚让,精通训诂之学,博涉先秦诸国文字,如今正在效仿《尔雅》,著《广雅》以传世。”

    颜良一听好嘛,这是大学问家啊,《尔雅》就相当于当今的新华字典,能效法《尔雅》著书的岂不是大大牛人,而且还会先秦文字,可不得了。

    颜良连忙上前躬身行礼,礼敬之意比之刚才对公孙方更甚三分,说道:“原来是张君,久仰久仰。”

    张揖却被颜良如此郑重的举动给惊到了,慌忙回礼道:“不敢当不敢当,别驾谬赞,揖只是胡编乱造罢了,当不得将军之礼。”

    “当得,当得,良一介粗人,最佩服的便是能著书立说的大才,如郑公,如张君,今日得见,喜不自胜。”

    田丰在一旁看着颜良与公孙方、张揖二人客套,却对颜良的看法又改变了几分,原先他以为颜良是个勇将,但在昨日发现颜良胸中自有韬略,今日又发现了颜良对于儒学之士十分恭谨,与寻常武将大不一样,再想想颜良好歹也是颜渊后人,心中倒也释然。

    几人寒暄过后,公孙方上前叩响门环,不多时大门打开一线,现出一张老仆的脸来,问道:“是谁啊?”

    公孙方说道:“利伯,是我。【≤八【≤八【≤读【≤书,.▽.o√”

    老仆看清来人后笑道:“原来是公孙君子。”

    “季珪可在?”

    “在在,正在后院舞剑。”

    “嘿!还能舞剑,身体不错呢!”

    公孙方一边打趣,一边躬身请田丰与颜良先行。

    老仆原本还待问来者何人,看到公孙方的态度后便闭上了嘴,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